闻大愿和尚顺世三首(其一)

王室今如燬,仍闻丧我师。

古容图得否,内院去无疑。

岳鬼月中哭,松龛雪次隳。

直须文五色,始可立高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王室如今衰败如同焚烧,依然听说丧失了我们的军队。
古代的荣光还能否重现?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已成定局。
山岳之灵在月光下哭泣,松林中的祠堂被雪灾摧毁。
只有用五彩斑斓的文字,才能竖立起崇高的纪念碑。

注释

燬:焚烧、衰败。
丧我师:丧失军队。
古容图:古代的荣光。
内院去: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
岳鬼:山岳之灵。
松龛:松林中的祠堂。
文五色:五彩斑斓的文字。
高碑:崇高的纪念碑。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贯休)所作,名为《闻大愿和尚顺世三首 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佛教界中某位高僧去世的哀悼之情,以及对其精神遗产的怀念。

“王室今如燬”一句,以比喻手法表达了朝廷的衰败与动荡,"仍闻丧我师"则直接点出诗人所哀悼的是一位尊师。这里的"丧"字,意味着失去和哀伤。

接下来的"古容图得否,内院去无疑"两句,是诗人对亡师精神遗产的一种追问与肯定。"古容图"可能指代某种佛学典籍或法统的象征,而"内院去无疑"则表明这份精神将会被继承和传播下去,毫无疑问。

"岳鬼月中哭,松龛雪次隳"两句,以自然景物描绘出一种悲凉与凄清的情境。"岳鬼"指代山中的神灵,而"月中哭"则是一种超自然的哀伤表达;"松龛"是古人常用来比喻墓葬的地方,"雪次隳"则形象地描绘出时间流逝与物是人非的情景。

最后两句"直须文五色,始可立高碑"表达了诗人对于亡师功绩的赞颂和纪念。"直须文五色"可能指代以各种颜色的丝带或布料装饰,而"始可立高碑"则意味着只有当这些装饰完成,才足以建立起一座高大的纪念碑,以此来彰显亡师的伟大和永恒。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佛教元素的巧妙结合,表达了诗人对于亡师深沉哀思,以及对其精神遗产传承的坚定信念。

收录诗词(738)

贯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 字:德隐
  •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 生卒年:832~912

相关古诗词

闻大愿和尚顺世三首(其二)

邺卫松杉外,芝兰季孟间。

尽希重诏出,祗待六龙还。

不疾成千古,令焚动四山。

感恩终有泪,遥寄水潺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闻大愿和尚顺世三首(其三)

师禀尽名卿,孤峰老称情。

若游三点外,争把七贤平。

苦雾埋空室,啼猿有咽声。

今朝益惆怅,曾沐下床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闻友人驾前及第

见心知命好,一别隔烟波。

世乱无全士,君方掇大科。

早随銮辂转,莫恋蜀山多。

必贡安时策,忠言奈尔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闻王慥常侍卒三首(其一)

世乱君巡狩,清贤又告亡。

星辰皆有角,日月略无光。

金柱连天折,瑶阶被贼荒。

令人转惆怅,无路问苍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