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三首(其二)

水因有月方知静,天为无云始觉高。

独坐孤峰休更问,此时难著一丝毫。

形式: 偈颂 押[豪]韵

翻译

水因为有了月亮才显得宁静,
天空只有在没有云彩时才显得高远。

注释

水:比喻内心或环境的平静。
月:象征宁静和祥和。
天:指天空。
无云:表示天空清澈无遮蔽。
始觉:才开始察觉到。
高:形容天空的广阔。
独坐:独自坐在。
孤峰:孤立的山峰,象征孤独。
休:不要。
更问:不要再询问。
此时:此刻。
难著:难以承载。
一丝毫:一点点,极小的事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宝印所作的《颂古三首》中的第二首。诗人以自然景象作为象征,通过描绘水面映照月影的宁静和天空无云的高远,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水因有月方知静",强调了月光带来的静谧,暗示了内心的平静;"天为无云始觉高",则通过无云的天空显现出广阔与高远,象征着心境的开阔和精神的升华。

"独坐孤峰休更问",诗人独自坐在高山之巅,形象地表达了远离尘世、超脱世俗的追求,不再寻求答案或外界的认可;"此时难著一丝毫",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清静无为的状态,任何世俗的纷扰都难以侵入,达到了一种禅定的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简洁,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心境的交融,展现出禅宗崇尚的内心宁静和超脱世俗的理想。

收录诗词(41)

释宝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三首(其一)

千尺丝纶直下垂,锦鳞拨剌上钩时。

斜风细雨歌归去,醉倒蓬窗百不知。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偈颂十五首(其九)

说法不劳三寸舌,参禅惜取两茎眉。

玉栏干畔青青柳,最好人间二月时。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偈颂十五首(其五)

前箭射人可,后箭射人深。

钟先生没后,此道少知音。

形式: 偈颂 押[侵]韵

瘿庵座中赠程艳秋

瘿庵闲里说春明,不免当时月旦生。

似汝温柔风雅性,国中惭煞塞侯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