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林守架艾轩先生祠堂

双阙已嗟秋草边,两楹谁作麦堆前。

幸逢皂盖行春日,如见红泉讲道年。

工部先生天下士,莆阳太守大夫贤。

斯文直待斯人出,千载名声与共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亦之对谢林守架艾轩先生祠堂的赞美之作。首句"双阙已嗟秋草边"描绘了祠堂周围环境的荒凉,秋草丛生,显出岁月的沧桑。次句"两楹谁作麦堆前"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衰败感,暗示祠堂曾有的热闹与现今的冷落。

然而,诗人转而以"幸逢皂盖行春日"表达对林守的敬意,"皂盖"象征官员出行,"行春日"寓意政绩斐然,给当地带来生机。"如见红泉讲道年"则将林守比作传授道德的导师,形象生动。

接下来,诗人高度评价林守为"天下士"和"大夫贤",赞扬他的才德。最后两句"斯文直待斯人出,千载名声与共传",表达了对林守文化贡献的期待,认为他的声名将会流传千年,与祠堂一同被后人铭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祠堂的今昔,赞美了林守的德行和影响力,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杰出人物的崇敬之情。

收录诗词(145)

林亦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稚春母郑氏挽词

他谁天外哭声长,有客归程何太忙。

同爨情亲如五服,升堂义重比诸郎。

昔人浇薤蒸梨事,即我浮家泛宅傍。

叹息白头陶母意,中秋三日转凄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蔡以之母挽词

邻母悲歌长短声,客窗闻此梦魂惊。

新乡谁共鸡豚社,先世由来香火情。

薤曲纵教如宋玉,里丧终是愧陈平。

伤心起望秋云乱,愁断千山几日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滕王阁怀古奉呈抚州别驾兼简户曹

城连帝子阁西头,水绕南昌故郡流。

山短天长鸥鹭小,夜深云净月星浮。

澹台墓暗竹根古,孺子亭荒荷叶秋。

漠漠沧江无了日,哦诗莫苦替人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孺人郑氏挽词

国子先生宅,相传此母贤。

一哀孤屿下,再拜十年前。

舐犊贪书卷,飞鸾慰暮年。

夕阳聊寓曲,终要到新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