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命诗

赋性生来本野流,手提竹杖过通州。

饭篮向晓迎残月,歌板临风唱晚秋。

两脚踏翻尘世路,一肩担尽古今愁。

如今不受嗟来食,村犬何须吠不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清代通州诗丐的《绝命诗》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独特性格和生活态度。首句“赋性生来本野流”揭示了诗人天生的自由不羁,像山野之流般不受拘束。接下来的“手提竹杖过通州”描绘出他简朴的生活方式,手持竹杖,行走在通州街头。

“饭篮向晓迎残月,歌板临风唱晚秋”这两句通过饭篮和歌板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在清晨残月下觅食,傍晚风中歌唱的生活场景,透露出他的乐观与坚韧。诗人仿佛将人生的喜怒哀乐都寄托在歌声中,即使面对生活的艰难,也能以歌自娱。

“两脚踏翻尘世路,一肩担尽古今愁”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与沧桑感,他用双脚走遍世间,肩扛着历史与现实的沉重忧虑,形象地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纷扰的深刻理解。

最后,“如今不受嗟来食,村犬何须吠不休”是诗人的自我宣言,他拒绝接受嗟来之食,象征着对尊严的坚守,而村犬的吠声则象征世俗的眼光和嘲笑,诗人以此表达对那些无谓打扰的不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流浪诗丐的身份,通过个人经历和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独立不屈、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深沉的情感。

收录诗词(1)

通州诗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新晴即事

游罢回船泊钓矶,濛濛晴雪扑人衣。

春阴亦未全无用,留住杨花一日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哭伯兄

在昔皇天倾,覆卵无完理。

兄不即殉身,感奋良有以。

摩挲双匕首,一夕再三起。

千钧重一发,恐复忧天只。

荏苒岁月间,隐痛入骨髓。

未揕雠人胸,抱疾忽焉死。

尸床目不瞑,不继非人子。

尚有娥亲在,李寿汝莫喜。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三十字母

布局先存根地,可关可拆最利,六三胜是九三投,铁网七三非计。

行子要得实地,垂莲大角用意,神头倚盖扭双飞,尖轧飞关审细。

探子观其动静,正应留作伏兵,敌棋应错大侵分,亦有全军覆尽。

侵分须观外势,搜根实己完全,敌棋正应莫投完,留作伏兵休恋。

点方破眼要着,其余留作伏兵,稍能借此可攻侵,点实却无空隙。

罩法墙高可用,尖出应以斜飞,让他一子不为奇,虽活得其外势。

孤棋先轧眼位,被围细算出头,他孤吾走暗侵搜,攻逼无根轧瘦。

断头原分长短,应断不可迟疑,相思明暗看清些,轧法连环要细。

攻逼先带含补,也须照应邻棋,攻伊必应莫迟疑,最忌杀机存意。

补病必须补净,内外照应无虞,虚中实不补,要补实中虚。

立子两边有应,实己兼逼他棋,倘然呆立却非宜,病处何曾回避。

硬字独言应子,以退为进称良,硬中带软甚庸常,应硬亦当细想。

弃子无论大小,细看应与不应,脱先转换势能成,因此反能取胜。

脱先先作本处,可丢便去脱先,弃小就大莫迟延,可脱不宜贪恋。

搜法寻求空隙,先得实地为君,去其眼位使无根,总走便宜失尽。

半局须看空隙,吊轧转换腾挪,借意得实为主,大小看明攻补。

夹乃乘虚而用,借他先手最宜,断头长短莫狐疑,有夹须当看细。

杀要夺路破眼,细观宽紧出头,钓竿独立顶头收,残局莫教遗漏。

做宽成眼对半,不能护断为先,做紧断扑顶头连,下子先存成算。

劫棋通盘不打,长生彼此难收,便宜他处暂时丢,大小宽三莫就。

活法不宜执一,细观过渡兼攻,外投内活更玲珑,一劫做成妙用。

奇乃兵家变法,手谈何异行兵,他奇吾正变难生,受困必须奇应。

渡过两边连络,立拖虚实不离,盘头顶轧最便宜,通局还当审细。

征棋共有四名,盘征反正回纹,临征仔细看分明,独有盘征尤甚。

门棋原非一种,盘门软硬大门,敌棋另有一无根,放走两边受困。

盘头最为得势,先手活渡勿迟,收法他呆我实,留心笼逼他棋。

封头乘其未活,三面有应必封,断头先与顶头封,收得中腹受用。

成势或成大块,勿贪些小便宜,使他走破最难医,折本何堪加利。

顶子阻连破腹,又能避轧避分,细看呆子最多情,要处用之妙甚。

官子要得实地,一路二路转头,破空收空细搜求,彼此相持勿走。

形式: 古风

哭邱含三子章

岂为烟波震泽宽,肯贪虾菜足盘餐。

青衫泪湿白司马,皂帽尘蒙管幼安。

去日朱颜频抚镜,归来华发漫垂竿。

只应不负金川恸,入地犹惊碧血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