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莲押韵同孙惟献诸公赋因呈(其三)

水仙绰约合为臣,取次诗骚品鉴真。

碧叶团欺池面月,红妆娇妒景中人。

缁泥不染元同幻,剪綵常新剩借春。

更与浮萍有深爱,怜渠踪迹往来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明代张羽的《赏莲押韵同孙惟献诸公赋因呈(其三)》描绘了水仙花的美丽形象和诗人对它的喜爱之情。首句“水仙绰约合为臣”,以水仙自比,表达谦逊之意,同时也暗示其清雅脱俗的气质。次句“取次诗骚品鉴真”则点出诗人以诗文评赏水仙,认为它在文学艺术中具有真实可贵的价值。

“碧叶团欺池面月”运用比喻,形容水仙叶片翠绿如玉,仿佛能遮掩池中月色,展现出其生机盎然。而“红妆娇妒景中人”则描绘了水仙花朵的娇艳,仿佛连周围的景色都为之失色,流露出诗人对水仙美的赞叹。

“缁泥不染元同幻”暗指水仙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如同梦幻般令人惊叹。“剪綵常新剩借春”进一步赞美水仙的常开不败,如同春天的使者,给人们带来新的希望。

最后两句“更与浮萍有深爱,怜渠踪迹往来频”表达了诗人对水仙与浮萍相伴的深情,以及对水仙频繁来去之间动态美的欣赏,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和对水仙的喜爱之情。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仙的美,寓含了诗人的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233)

张羽(凤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赏莲押韵同孙惟献诸公赋因呈(其四)

秋水红莲入幕臣,重来风格认犹真。

一尊海外酬佳节,千里花间见故人。

唫送碧筒红烛晚,歌翻白苧锦筝春。

长沙亦是悲秋客,犹惜湘累寄兴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赏莲押韵同孙惟献诸公赋因呈(其五)

未分飘蓬笑远臣,天涯胜会更投真。

莫惊岁晚同迁客,只对花清是故人。

七泽秋光连玉井,六郎丰采照青春。

便期东道为莲社,对景分题未厌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赏莲押韵同孙惟献诸公赋因呈(其六)

御苑风光媚近臣,繁华回首梦疑真。

独怜荷芰花间月,曾照芙蓉阙下人。

玉屑恩沾仙掌露,金钱醉忆曲江春。

天涯零落多幽思,何处秋山篴送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天台桃源

桃源旧路远微茫,问胜寻幽傍夕阳。

流水无媒花自落,胡麻未熟日空长。

峰回晚碧匀眉黛,川弄明霞作舞裳。

却笑尘容浑未洗,玉真莫认是刘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