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歌六章(其六)

学仙学剑两无成,为贾为农安足道。

中心不羡黑头公,贫贱何妨邓禹笑。

有琴耻向贵主弹,有门耻为丞相扫。

流行坎止随所如,入世那能量枘凿。

邺侯架上皆吾师,吾将终焉从吾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悲歌六章(其六)》由清代诗人郁植所作,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社会地位以及个人追求的深刻思考。

首句“学仙学剑两无成”,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超凡脱俗之术的无奈与失望,暗示了在现实世界中,这些看似高远的理想难以实现。接着,“为贾为农安足道”则进一步指出,无论是经商还是务农,都只是平凡的生活方式,并不足以彰显人生的伟大与价值。

“中心不羡黑头公,贫贱何妨邓禹笑”两句,诗人以历史人物黑头公和邓禹为例,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认为贫贱生活同样可以自得其乐,不必羡慕那些身居高位的人。这里运用了典故,增加了诗句的文化内涵和深度。

“有琴耻向贵主弹,有门耻为丞相扫”则更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社会地位的不屑,认为不应为了迎合权贵而降低自己的人格,也不应为了维护门面而丧失尊严。这两句体现了诗人独立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流行坎止随所如,入世那能量枘凿”表明诗人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规则的质疑,认为不应被世俗的框架束缚,应该自由地追求内心的真实。

最后,“邺侯架上皆吾师,吾将终焉从吾好”一句,诗人以邺侯的藏书为喻,表示自己可以从各种知识中汲取养分,最终选择符合自己心意的生活方式。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也表达了对个人自由和幸福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理想、社会地位、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收录诗词(15)

郁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观灯行

新年半月雨不歇,连巷春泥马蹄没。

差池已过赏灯时,金尊玉管花空发。

娄东刺史趁新晴,特促然灯照夜明。

珠箔舞残初见月,红窗歌转乍闻莺。

六街九陌灯光晓,海城今夜春生早。

不是官衙恣宴游,为民预祝秋成好。

对景翻教忆去年,此时听雨正高眠。

华灯却掩春宵寂,谁道秋来更可怜。

九月十月风雨恶,到处田畴尽萧索。

卖男鬻舍仅供粮,那有馀钱更行乐?

闻说言官特疏求,减租诏下可无愁。

不辞彻夜笙歌沸,及此风光乐未休。

乐事无多忧转续,书生迂愿何时足。

乞取蟠螭玉九枝,携来遍照流亡屋。

形式: 古风

柬顾亭林先生

惊喜相看问阿翁,少年连袂各头童。

家从十五年前别,身在三千里外同。

且注虫鱼潜砚北,任教车马过墙东。

乡关耆旧多萧索,阅历如公道未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登州城南楼柬张庆馀

高城遥对暮云平,独客登临感慨生。

附郭尚馀三户在,几家能办十年征。

霜清废垒寒乌集,月黑孤村野烧明。

寄语子山休作赋,江南风景倍伤神。

形式: 七言律诗

客晓

欹枕荒郊鸟乱啼,渐闻人语板桥西。

愁边觅句天难晓,梦里还家路易迷。

两岸茭芦千里雁,五更霜月一村鸡。

吴侬到此肠先断,况复高城急鼓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