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申涧观泉歌

九峰驱云峰欲低,寺小烟封鸟不啼。

一夜山中长新水,岩前飞瀑骄雌霓。

声如雷轰色如雪,随风散珠碎玉屑。

高低乘山山势平,石排牙齿水为啮。

褰裳绕足生波澜,登高复作临深看。

长啸激越斗奇绝,惊湍怒卷天风寒。

匡庐石梁在何处,我欲乘风不能去。

黄公涧水今如兹,漫说巴江争滟滪。

忽然迥首西冷西,岭是风篁亭过溪。

蜿蜒其间十八涧,理安桥下涛声齐。

逝者如斯应识此,江山今昔烟霜里。

一为俯仰一惘然,惟有潺潺犹在耳。

不知黄歇来何年,九龙宛颈喷珠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春申涧观泉歌》描绘了春申涧的壮丽景色与泉水的灵动之美。开篇“九峰驱云峰欲低”,以动态的笔触展现了群峰环绕、云雾缭绕的景象,仿佛九座山峰驱赶着云雾,使得云雾似乎要低垂下来,营造出一种气势磅礴的氛围。

接着,“寺小烟封鸟不啼”一句,通过对比寺小与烟雾弥漫的环境,以及鸟儿的静默,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神秘。而“一夜山中长新水,岩前飞瀑骄雌霓”则描绘了山中一夜之间长出的新水,以及瀑布前彩虹般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神奇与和谐。

“声如雷轰色如雪,随风散珠碎玉屑”将瀑布的声音比作雷鸣,色彩比作白雪,形象地表现了瀑布的壮观与美丽。接下来,“高低乘山山势平,石排牙齿水为啮”则通过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山势的起伏与水流的侵蚀作用,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变化。

“褰裳绕足生波澜,登高复作临深看”描述了诗人沿着水流行走时的场景,以及他站在高处俯瞰水面的感受,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长啸激越斗奇绝,惊湍怒卷天风寒”通过诗人长啸的声音与湍急的水流,展现了自然界的雄伟与壮丽。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春申涧的自然景观,还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神秘的自然世界之中。

收录诗词(1)

唐德亮(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赈涟杂咏

秋来一雨动经旬,水灌城闉浪拍津。

桥外绿波平雁齿,屋边碧涨蹙鱼鳞。

室庐半作河中沚,禾稼全成水上蘋。

太息催科诸长吏,还将租赋病灾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查赈所见

轻车简从出郊圻,历遍茅檐与枳篱。

斸露半筐茅有脊,迎风一路树无皮。

千般鹄面窥门早,百结鹑衣出户迟。

更有不堪倾听处,编芦将裹未埋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赈沂南旋留别杨卓斋太守及郡幕诸君

忽报盐河水骤干,改从航海溯沂川。

惊涛掀舶愁无地,复岭穿云别有天。

土灶晨炊饥易食,泥床夜宿倦无眠。

艰危历尽曾何悔,要与灾黎策万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蓉湖春色三首(其一)

一卷琳琅百媚生,舞衫歌扇谱闲情。

板桥旧记休重检,合让蓉湖占盛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