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雪琴宫保师海南军次秋兴二十四首韵

闻道台澎屡调兵,同仇将士励精诚。

军家敢说鸿毛重,敌气应看鹿耳清。

谁料金牌成破釜,难凭铁舰作坚城。

诸公衮衮求援急,义愤如潮夜不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和雪琴宫保师海南军次秋兴二十四首韵》是清代诗人王之春所作,通过对边防军士的描绘,展现了他们英勇无畏、誓死捍卫国家的决心与勇气。

首句“闻道台澎屡调兵”,开篇即点明了边防前线的紧张局势,军队频繁调动,预示着战争的临近。接着,“同仇将士励精诚”一句,表达了将士们面对共同敌人时的团结一心、誓死抵抗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在古代战争中极为重要,能够激发士兵们的斗志,增强战斗力。

“军家敢说鸿毛重,敌气应看鹿耳清”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士兵的牺牲比作鸿毛,虽轻却重于泰山,象征着他们的英勇与牺牲的价值;同时,通过“敌气应看鹿耳清”的描述,暗示了敌方的恐惧与无力,进一步凸显了我军的威严与实力。

“谁料金牌成破釜,难凭铁舰作坚城”两句,以历史典故“破釜沉舟”和“铁舰坚城”为喻,表达了对当前形势的担忧与对胜利的渴望。破釜沉舟的故事强调了决绝的决心,而铁舰坚城则象征着稳固的防御力量。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战局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深刻理解。

最后,“诸公衮衮求援急,义愤如潮夜不平”两句,揭示了朝廷高层在面对危机时的急切心态和民众的义愤填膺。这里的“诸公”指的是朝廷官员,他们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急于寻求外援,而“义愤如潮夜不平”则形象地描绘了民众对于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和愤怒情绪,这种情绪如同潮水一般,日夜不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扬了边防将士的英勇与忠诚,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国家边防安全的普遍关注和担忧,以及对胜利的强烈渴望。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正义事业的坚定信念。

收录诗词(12)

王之春(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雪琴宫保师海南军次秋兴二十四首韵

扁舟已到急流滩,战马登场忍卸鞍。

艰钜在肩关大局,寻常袖手肯旁观。

岳家军令同秋肃,杜老诗心入夜寒。

台北孤城悬海外,相怜同病到更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雪琴宫保师海南军次秋兴二十四首韵

瘴乡催老旧容颜,痛切征人涉险艰。

汉将烟凌原有阁,秦时月在好当关。

齐看节向蕃封仗,冀得师随凯奏班。

公尚忧勤群努力,宝山曾入不空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和雪琴宫保师海南军次秋兴二十四首韵

生熟群黎计万千,暗中滋蔓苦年年。

黄茅白草人间瘴,密箐深林海外天。

五指山迷容窟兔,一林叶落听鸣蝉。

道开十字成虚语,安得长鞭策锦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山栖(其一)

松竹径从幽壑转,茅茨门向乱山开。

时闻好鸟林间语,更有鸣泉槛外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