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中偶题

伛步入萝径,绵延趣最深。

僧居不知处,彷佛清磬音。

石梁邀屡度,始见青松林。

谷口未斜日,数峰生夕阴。

凄风薄乔木,万窍作龙吟。

摩挲绿苔石,书此慰幽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入天台山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禅意的融合。首句“伛步入萝径,绵延趣最深”以形象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沿着藤蔓覆盖的小径前行,探索未知的旅程,隐含着对自然深处奥秘的向往。接着,“僧居不知处,彷佛清磬音”则通过想象中的寺庙和清脆的钟声,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暗示了与世隔绝的修行之地。

“石梁邀屡度,始见青松林”描述了越过石桥多次后,终于见到一片苍翠的松树林,这一转折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也象征着经过艰难跋涉后的收获与喜悦。随后,“谷口未斜日,数峰生夕阴”描绘了傍晚时分,山谷出口处夕阳未落,远处几座山峰已笼罩在夜幕初降的阴影之中,营造了一种时间流逝、自然更迭的意境。

“凄风薄乔木,万窍作龙吟”一句通过描写微风吹拂高大树木的声音,仿佛千百个洞穴同时发出龙的吟唱,进一步渲染了山林间的静谧与神秘。最后,“摩挲绿苔石,书此慰幽寻”表达了诗人触摸着长满绿苔的石头,写下这些文字来慰藉自己内心对自然的探寻与感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天台山中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37)

释祖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霜馀溪上绝句

水似秋蛇巧作蟠,山如浓翠拥高鬟。

清风明月元无主,乞我烟萝茅数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李伯时作渊明归去来图王性之刻于琢玉坊病僧祖可见而赋诗

坐上柴桑墟落烟,眼中百里旧山川。

候门稚子似无恙,三径巾车人绝怜。

尚友当须今逸少,丹青宁复老龙眠。

流传匪独遗怡玩,端使懦夫怀凛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吴伯江所藏文湖州山水韵

乘空作山川,妙绝借墨色。

曲折千里素幅间,来自吴兴白蘋客。

乃知潇湘洞庭岸,平吞胸中寄笔力。

清霜摇落江海空,如闻冥冥度惊鸿。

重楼复阁底处所,使我绝欲空濛中。

吴侯吴侯安用许,浪迫归心赴翛渚。

如何唤得江上船,一卧苍波占烟雨。

形式: 古风

书余逢时所作山水(其一)

江势卷十万顷,村墅掩三四家。

落雁惊横烟水,小舟攲著寒沙。

形式: 六言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