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间听反舌鸟

细霭轻岚散竹林,支颐小坐听晨禽。

未蒸花气机偏涩,乍写春声意独深。

缓引易调多种舌,琐言难竟一生心。

何如隐忍过残腊,末路风烟恐不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竹林中静坐聆听反舌鸟啼鸣的情景,细腻地捕捉了初春时节的自然气息与内心感受。

首联“细霭轻岚散竹林,支颐小坐听晨禽”,以轻盈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清晨竹林中的景象:薄雾轻笼,空气清新,诗人轻轻倚靠,细细聆听那来自竹林深处的鸟鸣声。这里运用了“细霭”、“轻岚”等词语,生动地展现了清晨竹林特有的宁静与朦胧美。

颔联“未蒸花气机偏涩,乍写春声意独深”,进一步深入描绘了春天的气息。虽然还未到花开之时,空气中却已弥漫着淡淡的花香,这股香气略显凝滞,仿佛在预示着生机勃勃的春天即将到来。诗人通过“未蒸花气”和“乍写春声”来表达对春天即将来临的独特感悟,表现出一种深沉而细腻的情感。

颈联“缓引易调多种舌,琐言难竟一生心”,转而描写诗人与反舌鸟之间的互动。反舌鸟以其多变的鸣叫声吸引着诗人的注意,诗人试图模仿其声音,但发现要完全捕捉鸟鸣的复杂变化并非易事。这一联不仅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细腻与追求完美的精神状态。

尾联“何如隐忍过残腊,末路风烟恐不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在经历了短暂而美好的春日时光后,诗人似乎意识到冬天终将到来,自然界的风烟可能无法抵挡。这一联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时间与命运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竹林听鸟的宁静画面,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自然、生命以及时间流转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2)

慧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中冬日偶题

镇日无人闭竹扉,阶前寒翠上人衣。

开门修竹青如束,黄叶风前叫子规。

形式: 七言绝句

宝泉滩即事

桃花高浪几尺许,银石没项不知处。

两两鸬鹚失旧矶,衔鱼飞入菰蒲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语]韵

辇下曲

斗䳺初罢草初黄,锦袋牙牌日日将。

闹市閒坊寻搭对,红尘走煞少年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寄洪时斋

草上东风柳上烟,溪头三日嫩晴天。

竹鸡叫断春泥滑,閒与梅花说旧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