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夜暂就枕

街鼓鼕鼕欲断时,官闲惟与睡相宜。

褰帷卧看初升月,转枕重思未稳诗。

偃仰少安真得策,欠伸徐起顿忘疲。

悠然已在羲皇上,莫遣儿曹取次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夜深时分,街上的鼓声咚咚作响,官员们无事可做,只适合睡觉。
掀开帘子躺着看月亮刚刚升起,辗转反侧,又在思考还未完成的诗篇。
随意躺下稍作休息,真是个好主意,慢慢起身,疲劳顿时消散。
我感到如此悠闲自在,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不想让孩子们轻易察觉。

注释

街鼓:夜晚的更鼓。
鼕鼕:形容鼓声沉重。
官闲:官员空闲无事。
相宜:适宜。
褰帷:掀起帘子。
初升月:刚刚升起的月亮。
未稳诗:尚未完成的诗篇。
偃仰:躺下或坐起。
少安:稍微安定。
真得策:真正的好方法。
欠伸:打哈欠伸懒腰。
悠然:悠闲自得。
羲皇上:指远古时代。
儿曹:孩子们。
取次:随便,轻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初夜暂就枕》,描绘了作者在夜晚初眠时的情景。首句“街鼓鼕鼕欲断时”,通过深夜的街鼓声,营造出宁静而临近黎明的氛围。接下来,“官闲惟与睡相宜”表达了作者在官场清闲之时,得以尽情休息的惬意。

“褰帷卧看初升月”,诗人掀开帷帘,静静欣赏初升的月亮,这一画面富有诗意,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对自然的热爱。“转枕重思未稳诗”,他辗转反侧,思考着尚未完成的诗篇,显示出他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偃仰少安真得策”,诗人认为暂时的放松和休息也是一种智慧,表明他对生活节奏的把握。“欠伸徐起顿忘疲”,通过伸懒腰的动作,诗人感到疲劳一扫而空,重新焕发活力。

最后两句“悠然已在羲皇上,莫遣儿曹取次知”,诗人沉浸在悠闲自得的境界中,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希望这种宁静不被他人轻易打扰。整首诗以日常生活细节为切入点,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宁静生活的态度。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初拜再领祠宫之命有感

黄纸初开喜可知,追怀平昔却成悲。

生当京国承平日,仕及皇家再造时。

小草出山初已误,断云含雨欲何施。

儿孙贺罢仍无事,却赴幽人把钓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初春

柳拂朱桥湖水生,园林处处听新莺。

亦知人世当行乐,无奈春阴不肯晴。

走马章台身纵老,看花杜曲眼犹明。

只应诗思年来减,预怯同游议罚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初春二首(其二)

漠漠春寒罢对棋,霏霏春雨却催诗。

梅花一树映疏竹,茅屋三间围短篱。

醉倒幸无官长骂,出游自有老人期。

年光满眼吾何憾,又近吴蚕浴种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初春二首(其一)

春入陂湖已折冰,流年谁解系长绳。

土膏动后麦苗长,桑眼绽来蚕事兴。

税足了无徵欠吏,饭香时有乞斋僧。

开正父老频占候,已决今年百稼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