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甲辰年冬十月,奉使东泛,泊舟于大珠山下。凡所入目,命为篇名,啸月吟风,贮成十首寄高员外(其七)山顶危石

万古天成胜琢磨,高高顶上立青螺。

永无飞溜侵凌得,唯有閒云拨触多。

峻影每先迎海日,危形长恐坠潮波。

纵饶蕴玉谁回顾,举世谋身笑卞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珠山山顶危石的壮丽景象与独特气质。诗人以“万古天成胜琢磨”开篇,赞美大自然造物之神奇,无需人工雕琢。接着,“高高顶上立青螺”一句,形象地将危石比作青螺,凸显其高耸入云的姿态。

“永无飞溜侵凌得,唯有閒云拨触多”,描述了危石屹立不倒,不受外界侵蚀,只有悠闲的白云偶尔来触摸它,增添了几分宁静与神秘。接下来,“峻影每先迎海日,危形长恐坠潮波”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危石与自然界的互动,它的影子总是最先迎接海上的朝阳,而其险峻的形态似乎时刻警惕着潮水的冲击。

最后,“纵饶蕴玉谁回顾,举世谋身笑卞和”则借用了卞和献玉的故事,表达了危石虽藏有珍贵之玉(暗喻自身价值),却无人识得,最终被世人嘲笑的命运。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不仅描绘了危石的自然景观,也蕴含了对人生价值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84)

崔致远(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和甲辰年冬十月,奉使东泛,泊舟于大珠山下。凡所入目,命为篇名,啸月吟风,贮成十首寄高员外(其八)石上矮松

不材终得老烟霞,涧底何如在海涯。

日引暮阴齐岛树,风敲夜子落潮沙。

自能盘石根长固,岂恨凌云路尚赊。

莫讶低颜无所愧,栋梁堪入晏婴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中和甲辰年冬十月,奉使东泛,泊舟于大珠山下。凡所入目,命为篇名,啸月吟风,贮成十首寄高员外(其九)红叶树

白云岩畔立仙姝,一簇烟萝倚画图。

丽色也知于世有,閒情长得似君无。

宿妆含露疑垂泣,醉态迎风欲待扶。

吟对寒林却惆怅,山中犹自辨荣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中和甲辰年冬十月,奉使东泛,泊舟于大珠山下。凡所入目,命为篇名,啸月吟风,贮成十首寄高员外(其十)石上流泉

琴曲虽誇妙手弹,远输云底响珊珊。

静无纤垢侵金镜,时有轻飔触玉盘。

呜咽张良言未用,潺湲孙楚枕应寒。

寻思堪惜清泠色,流入沧溟便一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友人除夜见寄

与君相见且歌吟,莫恨流年挫壮心。

幸得东风已迎路,好花时节到鸡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