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

精神洞元化,白日升高旻。

俯仰凌倒景,龙行逸如神。

半道过紫府,弭节聊逡巡。

金床设宝几,璀璨明月珍。

仙者二三子,眷然骨肉亲。

饮我霞石杯,放杯恍如春。

遂朝玉虚上,冠剑班列真。

无端拜失仪,放弃令自新。

云霄难遽反,下土多埃尘。

淮南守天庖,嗟我复何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古风》之一,展现了诗人对道教仙境的向往和超脱尘世的追求。首句“精神洞元化”描绘了诗人的精神超越世俗,洞察宇宙变化;“白日升高旻”则象征着他的心境高洁,如同太阳升至天空最高处。接下来,“俯仰凌倒景,龙行逸如神”运用龙的意象,表达其行动飘逸、超凡入圣。

诗人行至半途,经过紫府(道教中的仙宫),稍作停留,欣赏金床宝几上的璀璨景象,感受到仙人们的亲近与款待。饮酒的场景温馨如春,随后他前往玉虚仙境,身着冠剑,排列在仙班之中。然而,他因一时失礼而深感懊悔,决心自我革新。

最后两句“云霄难遽反,下土多埃尘”表达了他对尘世的留恋与无奈,以及对自己身份的反思。诗人以淮南守天庖(可能指神仙掌管的厨房)自比,感叹自己究竟是何人,身处何地。整首诗寓言性强,体现了苏轼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清明次韵周君会(其二)

墓祭非经古未闻,年来拜扫隘车尘。

谁怜原上千年冢,且醉樽前百岁身。

榆火欲燃行客晚,梨花不减故园春。

石泉浇醒浮生梦,耿耿孤怀孰与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华首台(其二)

万绿压山松径深,白云缭绕碧阴阴。

时从树杪窥飞瀑,夜夜梵声悟到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和题临赋(其二)

输君杖履临,草径静深深。

野鸟随晴步,邻钟答晚吟。

飞沈皆有趣,穷达付无心。

对月悭于酒,寒泉聊一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无题

引手攀红樱,红樱落如线。

仰首看红日,红日走如箭。

年光与时景,顷刻互衰变。

何当血肉身,安得常强健。

人心苦执迷,富贵忧贫贱。

忧色常在眉,欢容不上面。

吾今头半白,把镜非不见。

惟应花下杯,更待他人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