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题金治文秋林诗思图,和陈伯驺韵

秋水盈盈,几回望、海流川曲。

谁道是、臣之居也,非舟非屋?

之子在焉呼不出,人遐尚喜音毋玉。

待书成、万卷映缥缃,登芸局。何必种,王猷竹?

何必采,陶潜菊?但枫林欇欇,声和琴筑。

醉后厌寻槐穴蚁,梦来懒覆蕉湟鹿。

任悠游,永日以忘年,唯君独。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此词描绘了一幅秋日林间诗意盎然的画卷,词人以满江红为调,和陈伯驺韵,表达了对金治文秋林诗思图的赞赏与共鸣。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隐喻,展现了词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向往。

“秋水盈盈”开篇即营造出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秋水泛着盈盈的波光,仿佛是大自然最温柔的诉说。接着,“几回望、海流川曲”,词人以“海流川曲”比喻自己的思绪在广阔天地间游走,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暗含了对内心情感的探索。

“谁道是、臣之居也,非舟非屋?”这一句借用了古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词人似乎在问自己,是否真的需要一个固定的居所,无论是舟还是屋,重要的是心灵的归宿。接下来,“之子在焉呼不出,人遐尚喜音毋玉”,通过“之子”这一称谓,表达了对志同道合之人的渴望,即使不能直接相会,也能从对方的作品中感受到心灵的共鸣,这种精神上的交流比物质的珍宝更为珍贵。

“待书成、万卷映缥缃,登芸局”则进一步展示了词人对知识与文化的追求,期待着将自己所学所感汇聚成书,与世人共享。这里的“芸局”可能指的是藏书之处,象征着知识的殿堂。

“何必种,王猷竹?何必采,陶潜菊?”词人以王猷种竹、陶潜采菊的典故,表达了对简单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认为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物质的拥有,而在于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亲近。

“但枫林欇欇,声和琴筑”描绘了一幅枫叶飘落、琴声悠扬的画面,枫林的落叶与琴声相互应和,构成了一种动人心弦的美。这里不仅体现了自然与艺术的融合,也是词人内心情感的外化。

“醉后厌寻槐穴蚁,梦来懒覆蕉湟鹿”则是词人在酒后的放纵与梦中的自由,表达了对现实束缚的逃避,以及对心灵自由的追求。词人似乎在说,即使在醉酒或梦境中,也不愿被世俗的规则所束缚,而是向往一种更加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

最后,“任悠游,永日以忘年,唯君独”总结了词人的态度,他愿意在悠长的日子里,与自然和内心对话,与知音相伴,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自由。整个词作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真挚友谊的珍惜,展现了词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思考。

收录诗词(25)

钱肃润(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题江上外史小影赠荆默庵,时默庵为江阴学博

浩浩洪流,到今日、波恬浪息。

看一带、云烟黯淡,翠峰屏立。

渔艇凫舟浮水面,鸥汀鹤渚群飞出。

坐江头、把卷独长吟,情脉脉。貌严重,神飘逸。

气沉雄,才宏硕。本玉皇香吏,金銮仙籍。

暂向江于称外史,品题山水无谀笔。

论人物、上下几千年,延陵一。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题徐用王躬耕图,和余广霞韵,是岁值大水

拍浪天浮,柴门外、江涛新涨。

经水道、平添数尺,幸而无恙。

荷锸也须耕月下,带经却惯锄云上。

看载筐、及筥自南来,伊谁饷?瞻绿野,清波漾。

樵父泣,渔翁唱。羡庞妻作黍,陶公成酿。

曳索有时还著屩,挂钱无事将携杖。

问徐孺、稼穑近如何?图难状。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松风萝.王丹麓有书怀词,索和却赠

当醉欲眠,遇饥求食,随缘最是便宜。

羡尔高人无系,悠悠将任其之。

咫尺西湖,看白苏堤上,雨过红肥。

松风一卧,不位蚁梦,定是柯棋。

觉后茫然有失,惟闻鹤怨猿啼,急起披衣。

接洞箫舒啸,断送嗔痴。

形式:

喜迁莺.和陆尽思四十初度,原韵奉赠

风尘驰逐,叹时物迁移,新红故绿。

过隙如驹,流光似电,那晓醉多醒独。

达人自能忘世,守己居然为谷。

报初度,正青阳方转,岂因年蹙?

迈轴,羡我友独寤寐,言不受北山辱。

诗就长吟,兴来清啸,却喜林间多竹。

鸿渐杜门茶饮,鲁望乘舟书束。

趋良会,好追芳前哲,逍遥云麓。

形式: 词牌: 喜迁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