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苍崖何蟠回,尝为隐君宅。
孰谓人琴亡,松风正萧瑟。
花闲雪英舞,鹿去岩泉冽。
经声草堂迥,天香中夜发。
月落山气深,清猿啸亦绝。
如何人外迹,轻为世网别。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深的山谷之中,古老松树环绕着一位隐者的居所。开篇“苍崖何蟠回”写出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古老,而“尝为隐君宅”则暗示了诗人对这处仙境般居所的向往。
接下来的“孰谓人琴亡,松风正萧瑟”透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凄凉氛围。这里的“孰谓”表达了一种疑问的语气,而“人琴亡”则意味着过去的繁华与欢乐不再,仅剩下松风在空旷中飘荡,营造出一种萧瑟的秋天气息。
诗人继续写道:“花闲雪英舞,鹿去岩泉冽。”这里,“花闲”可能指的是野花开放而无人欣赏,而“雪英舞”则是一幅动人的画面,表现了大自然在寒冷中依旧保持着生机与美丽。同时,“鹿去岩泉冽”描绘出了一种清幽的景象,其中“鹿去”意味着远离尘嚣,而“岩泉冽”则是对山谷深处泉水清澈声音的描写。
在“经声草堂迥,天香中夜发”中,“经声”可能指的是诗人在静谧之中所听到的自然之声,如溪流潺潺的声音,而“草堂迥”则是对隐者居所的一种温馨描述。至于“天香中夜发”,则是在表达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其中“天香”象征着纯净而高贵的事物,“中夜发”则意味着在深夜之时,这些超凡脱俗的事物得以展现。
随后,诗人写道:“月落山气深,清猿啸亦绝。”这里,“月落山气深”描绘了一个静谧而深邃的山谷夜景,其中“山气”包含着一种自然界独有的神秘与庄严。接着的“清猿啸亦绝”则是一种生动的写实,通过猿啸声的停止来强调这一刻的寂静无声。
最后,“如何人外迹,轻为世网别。”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愿望和追求。这里的“如何”是一种感叹,意味着对尘世纷扰的不解与困惑,而“人外迹”则是对远离红尘的一种向往。在“轻为世网别”中,“世网”象征着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束缚,而“轻为”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不为世俗所羁绊的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超脱尘世纷扰的一种追求。
不详
:字君玉,生于华阳(今四川成都),徙舒(今安徽庐江)。他是王罕之子、王珪的从兄。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把酒花前欲问天。春来秋去苦茫然。
风雨满枝花满地。何事。却教纤草占流年。
试把钿筝重促柱。无绪。酒阑清泪滴朱弦。
赖有玉人相顾好。轻笑。却疑春色在婵娟。
可堪妒柳羞花,下床都懒,便瘦也教春知道。
江南酒,何处味偏浓。
醉卧春风深巷里,晓寻香旆小桥东。竹叶满金钟。
檀板醉,人面粉生红。
青杏黄梅朱阁上,鲥鱼苦笋玉盘中。酩酊任愁攻。
江南竹,清润绝纤埃。
深径欲留双凤宿,后庭偏映小桃开。风月影徘徊。
寒玉瘦,霜霰信相催。
粉泪空流妆点在,羊车曾傍翠枝来。龙笛莫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