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朝诗人戴炳的《江滨晚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江边晚景图。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元素,如平沙、晚霁、水光、云影、江豚、野鹤、渔翁和小艇,构建了一个和谐而富有生机的画面。
首句“十里平沙路”,开篇即点明地点与行走的距离,平沙之路给人以广阔无垠之感。接着“人行晚霁间”描绘了人物活动于雨后初晴的时刻,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水光涵远树,云影度空山”两句,通过水光与远树、云影与空山的相互映衬,展现了江边景色的层次感与动态美,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在读者眼前展开。
“吹浪江豚怒,摩霄野鹤闲”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江豚在波浪中嬉戏,野鹤翱翔于天际,动静结合,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力。
最后,“渔翁醉吹笛,小艇泊前湾”以渔翁吹笛、小艇泊岸的场景收尾,不仅增添了生活气息,也暗示了诗人的悠闲心境与对自然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边晚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