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谁不为孀妇,风霜苦自持。
人情易衰薄,亲戚厌□婺。
旧箧藏遗简,寒机理断丝。
百年池上月,曾照育孤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寡妇在艰难环境中坚韧自持的形象,表达了对她的深切同情与敬意。诗中通过“风霜苦自持”一句,形象地展现了寡妇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强与毅力。接着,“人情易衰薄,亲戚厌□婺”两句,揭示了社会上人情冷暖,亲人之间也可能因种种原因而疏远,强调了寡妇在社会关系中的孤立与无助。后半部分“旧箧藏遗简,寒机理断丝”描绘了寡妇日常生活的简朴与辛劳,她珍藏着丈夫留下的信件,用冰冷的织机修补着断线,象征着她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坚持。最后,“百年池上月,曾照育孤时”以月池为背景,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轮回,同时也暗示了寡妇在养育孤儿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与奉献。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寡妇生活境遇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社会的温情。
不详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群山开奕奕,清涧绕沄沄。
叆叇疑浮玉,巑岏讶染纁。
岩芝香可茹,林翠暖如熏。
想见幽栖者,尘喧了不闻。
素琴兼白鹤,潇洒散高踪。
境类金精迥,山如玉笥重。
泉香流石乳,霞彩拂虬松。
溪上桃花满,神仙倘解逢。
雨深颓屋壁,夜起揽衣趋。
入室风翻幔,缘阶水倒渠。
未沈爨下釜,急护案头书。
得似东西舍,高眠总晏如。
昔过浔阳郡,凭高畅客情。
庐山当近郭,江水带孤城。
茅屋家家净,渔舟个个轻。
广文怀散逸,此去课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