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澄碧修眉固自奇,只愁门外苦喧卑。
要知心迹双清处,须待人稀月上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作品《留题文氏双秀亭三首(其三)》。诗中,诗人以“澄碧修眉”比喻文氏双秀亭的秀美,形容其如同女子明亮修长的眉毛般清新脱俗。接下来,“只愁门外苦喧卑”表达了诗人对亭子周围环境嘈杂的忧虑,希望能有一个宁静清幽的氛围来欣赏亭子的美。
诗人进一步强调,想要真正领略到内心的纯净和景色的高洁,需要在人少月明之时,也就是在夜晚或者人们较少打扰的时候。这句诗寓含了诗人对于独处静思、品味自然之美的向往,也体现了古代文人追求心灵与自然合一的审美情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文氏双秀亭的美景,以及对理想环境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宁静雅致生活的追求和对内心世界的独特理解。
不详
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汀兰烟树两佳哉,六曲屏帏坐上开。
南浦彩云飞画栋,西山爽气在朝来。
身在江湖欲看山,山行还忆弄潺湲。
谁知里许双奇绝,碧玉青罗一望间。
台门屋坏中丞去,秘阁檐摧少令归。
赖有温公遗事在,故应早晚入黄扉。
前生坐下一高僧,失脚中元自怨辰。
但记本来真面目,何须悔现宰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