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五十七首(其三十一)

有本无本,学益学损。搬运不时,提起却稳。

师子一滴迸六斛,驴乳散入别人屋。

业识茫茫辨出时,乌鸡不在芦花宿。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昌所作的《颂古五十七首》中的第三十一首。它以寓言的方式表达了关于学习和修行的一些深刻见解。

"有本无本,学益学损",首句暗示了学习的两种极端情况:有根基(有本)与无根基(无本)。有根基的学习可能使人停滞不前,而没有根基的学习则可能导致迷失。然而,真正的智慧在于不断学习,即使起初看似无益,也可能在积累中带来收获。

"搬运不时,提起却稳",进一步阐述了时机的重要性。学习如果不得其时,可能会显得艰难;但一旦找到正确的方法和时机,就能事半功倍,达到稳固的境界。

"师子一滴迸六斛,驴乳散入别人屋",这里通过狮子和驴子的比喻,对比了高深学问与浅薄知识的差别。狮子的力量象征着智慧的爆发力,一滴水能产生巨大的效果;而驴乳则比喻平庸的知识,分散且无足轻重,可能被他人轻易获取。

"业识茫茫辨出时,乌鸡不在芦花宿",最后一句揭示了识别真伪和选择真理的重要性。"业识茫茫"形容知识繁多而难以辨别,只有当认清本质,才能像乌鸡不栖息于芦花那样,找到真正的归宿。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生动,富有哲理,强调了学习的智慧选择、时机把握以及对真理的追求。

收录诗词(66)

释道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五十七首(其三十)

佛声从他,认我碗鸣。粗言归第一义,自要看渠?沸。

唤作一头驴,正令生光辉。

趁手打得走无路,咭嘹舌头何处归。

形式: 偈颂

颂古五十七首(其二十九)

说明道白,埋尘混垢。变化有由,败露不走。

谁知暗里骨横抽,要在轰轰霹雳手。

形式: 偈颂 押[有]韵

颂古五十七首(其二十八)

逆放顺收,将寡敌众。隐显同途,得失共用。

针针相似不外来。同行语话要分开。

自从大地火发后,古庙香炉不著灰。

形式: 偈颂

颂古五十七首(其二十七)

水到渠成,风行草偃。类之不齐,睹之难面。

谁信崖颓石裂时,黄金白银如粪泥。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