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此君亭”的独特景致,位于建业华藏院内。诗人刘攽以“此君”代指竹子,借以表达对竹子清雅脱俗之美的赞美。首句“何可幽栖无此君”,直接点明了竹子在幽静环境中的重要性与价值。接下来,“层轩高下绝嚣尘”一句,通过描述亭台楼阁的层次错落,营造出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进一步烘托出竹子的清逸形象。
“金声玉色三千士,雪戟蛇矛丈六身”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竹子比作三千位身着金玉之衣的士人,以及手持雪白的戟和蛇矛的勇士,形象地展现了竹子的挺拔与坚韧。同时,这里的“雪戟蛇矛”也暗喻了竹子的坚毅不屈,即使面对严冬的霜风,也能保持其青翠之色,不改其本色。
“定有霜飙惊长夏,兼疑寒谷近比邻”则表达了竹子在恶劣环境中依然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便是在酷热的夏季,也会有霜风来袭,但竹子依旧屹立不倒;同时,它仿佛是寒冷山谷的邻居,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带来一丝清凉与希望。
最后,“阿戎风味真难得,好事由来我辈人”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独特风味的赞赏,认为这种风味在当今社会实属难得,同时也表明了诗人自己作为欣赏者,对于竹子之美有着深刻的理解与共鸣。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美,更蕴含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