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

一衲湿空翠,萧萧竹几枝。

茶声和叶细,琴响泻泉迟。

拂石人初静,窥林鸟不知。

徘徊有同调,刻绿半成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竹林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联“一衲湿空翠,萧萧竹几枝”以“一衲”象征诗人,湿透的僧衣映衬出竹林的空翠之色,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萧萧竹几枝”则以竹的轻摇细语,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生机。

颔联“茶声和叶细,琴响泻泉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静谧之美。茶声与叶的细语交织,仿佛是大自然最温柔的低语;琴音如同泉水般缓缓流淌,却又显得格外悠长,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平静。

颈联“拂石人初静,窥林鸟不知”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竹林中的和谐与宁静。拂石的动作让人物融入自然,而“鸟不知”的细节则强调了这份宁静的纯粹与深邃,仿佛连鸟儿也被这份静谧所感染。

尾联“徘徊有同调,刻绿半成诗”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共鸣,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知音的喜悦。通过“刻绿半成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深深喜爱,也暗示了自然之美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竹林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宁静平和。

收录诗词(2)

林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夜与友人别

莫谓相知晚,应怜野性投。

哭非伤远别,酒不破穷愁。

坐冷山窗烛,吟残庭树秋。

明朝同此夕,惟见月悠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同赵灵均晚步

小雨送幽步,水纹生断霞。

蝶衣粘湿草,禽语堕繁花。

新月背人去,微风引竹斜。

回看形共影,携手白云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经天池废寺

松磴逶迤翠几层,昨宵风雨梦来曾。

到门疏竹留群鸟,倚树愁云老一僧。

莲叶峰头虚石子,钵盂泉底冷龛灯。

夕阳秋草多荒迹,忍见残碑抱古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同常子贞骆天游夜话

深秋落日后,磕膝话萧条。

病未离三月,情难竟此宵。

寒蛩悲断石,小雨活枯蕉。

但得清如许,应无负我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