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两生

少年贾谊空多口,老大申公缪一行。

曾识当年二君子,闭门不受叔孙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年轻的贾谊徒有满腹才华,
而年老的申公却行为乖谬。

注释

少年:指年轻的贾谊。
贾谊: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
空多口:徒然有口才,未能施展。
老大:指年老的申公。
申公:西汉学者,名谊,与贾谊同名。
缪一行:行为不合常理或错误。
曾识:曾经认识。
当年:指过去。
二君子:指贾谊和申公两人。
闭门:关门谢客,不与外界交往。
不受:拒绝接受。
叔孙生:可能是指某位求见者,可能与申公有关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普所作的《咏史·两生》。诗中通过贾谊和申公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了对才智与品格的反思。

"少年贾谊空多口",贾谊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年轻时才华横溢,但诗中说他“空多口”,暗示了贾谊虽然口才出众,却未能在仕途上得到充分施展,可能是因为言辞过于激进或时机未到。

"老大申公缪一行",申公是战国时期的儒家学者,这里以“缪一行”形容他的行为偏离正道,可能是指他在晚年时的选择与早年儒家理想有所背离。

"曾识当年二君子",这里的“二君子”指的是贾谊和申公,诗人对他们两人早年的才德表示认同。

"闭门不受叔孙生",叔孙生是贾谊的弟子,据说贾谊曾拒绝叔孙生的拜访,这体现了贾谊坚持原则,不轻易接受他人影响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比贾谊和申公的不同命运,以及他们对待名利的态度,寓言式地表达了对人生选择和道德坚守的思考。陈普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两位历史人物的形象,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与评价。

收录诗词(763)

陈普(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何进

龙骧虎步反狐疑,解事陈琳却似痴。

灭火不关千里草,汉家社稷付屠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咏史.即墨大夫

清浅蓬莱几度桑,纷纷斫石底心肠。

项梁刘季相逢日,即墨大夫头未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咏史.宋共姬齐孝公夫人

火来秉节正如山,茀丧何心在世间。

身似泥沙心似玉,水中火里即浑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咏史(其三)张汤公孙弘

茂材异等竟无闻,教耨明耕却有人。

能旱能风须记取,汉家元气太宗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