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黄希旦所作,名为《和人秋感》。诗中以“烈士感秋兴”开篇,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季节更迭相融合,展现出一种深沉而悲凉的情绪。诗人通过“高吟击太阿”这一动作,不仅描绘了自己在秋日里高声吟诵的情景,同时也暗喻了内心的激荡与不平。
接下来,“功名辜壮志,岁月叹流波”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未能实现远大抱负的遗憾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两句诗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对过去努力的追忆,也有对未来可能的忧虑。
“永巷蛩初响,荒阶叶渐多”描绘了一幅秋日景象,蟋蟀的鸣叫在长巷中回响,落叶逐渐覆盖了荒凉的台阶。这样的描写既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易逝的感叹。
最后,“灵槎如可约,从此泛银河”一句,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灵槎”(即木筏)和“银河”,表达了诗人渴望超越现实、追求理想世界的愿望。这不仅是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也是对自身命运的一种超脱与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