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欲上祝融峰,先登古石桥。
凿开巇崄处,取路到丹霄。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欲登祝融峰之前,先要经过一座古老的石桥,然后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凿出一条道路,最终达到丹霄之地。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高山峻岭的向往,以及克服困难追求目标的坚定意志。
祝融峰作为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火神所居之地,充满了神秘色彩。诗人通过登山的行为,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更可能蕴含着探索精神世界的深层意义。
语言上,这首诗简洁明快,每个字都承载着重要的意象。如“凿开巇崄处”,形象地描绘了开辟道路的艰难过程;“取路到丹霄”则展现了诗人不懈追求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高峰的意境,是一篇集美学与哲理于一体的佳作。
不详
南唐升元末举进士第,官枢密副使。坐宋齐丘党赐死。留有诗一首
石上溪荪发紫茸,碧山幽蔼水溶溶。
菖花定是无人见,春日惟应羽客逢。
独寻兰渚玩迟晖,闲倚松窗望翠微。
遥想春山明月曙,玉坛清磬步虚归。
黄河西绕郡城流,上巳应无祓禊游。
为忆渌江春水色,更无宵梦向吴州。
赋感邻人篴,诗留夫子墙。
延年如有作,应不用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