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汉郊祀歌十九首(其十六)五神

维五神,五岳精。德盛大,包群灵。佐东皇,赞太乙。

报圭璋,达琮璧。奠桂醑,以椒浆。牲肥腯,韨斯皇。

女巫进,姹以丽。回云旓,驻霞帜。神偃仰,以徘徊。

历明堂,升帝台。维光华,嘏大汉。年岁登,永嘉荐。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祭祀仪式的庄重与神圣。开篇“维五神,五岳精”便点明了祭品的来源与尊崇的对象——五神与五岳之精华,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崇拜。接着“德盛大,包群灵”,赞美这些神祇的品德宏大,包容万物,显示了他们超凡的地位。

“佐东皇,赞太乙”,描述了五神在东方之神与天帝(太乙)身边的辅助角色,他们的存在是为了协助与颂扬这些至高无上的神祇。通过“报圭璋,达琮璧”,诗人进一步强调了祭祀的仪式感与礼仪的严谨,圭、璋、琮、璧都是古代重要的礼器,用于表达敬意与诚意。

“奠桂醑,以椒浆”,则展现了祭祀时供奉的酒类,桂醑与椒浆,香气四溢,寓意着对神灵的虔诚与美好祝愿。接下来“牲肥腯,韨斯皇”,描述了祭品的丰盛与质量,肥美的牺牲动物与鲜红的血,象征着对神灵的真诚奉献。

“女巫进,姹以丽”,描绘了参与祭祀的女巫,她们穿着华丽的服饰,进行神秘的仪式,增添了仪式的神秘色彩。而“回云旓,驻霞帜”,则是对祭祀过程中使用的旗帜与云旗的描述,它们随风飘扬,色彩斑斓,为仪式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视觉效果。

“神偃仰,以徘徊”,表现了神灵在仪式中的姿态与行动,他们或俯视或仰望,或悠然自得地游走于天地之间,体现了神灵的威严与自由。最后,“历明堂,升帝台”,描述了神灵在明堂与帝台之间的行进,这不仅是空间上的移动,也是地位与权力的象征。

“维光华,嘏大汉”,表达了神灵的光辉与祝福,他们将光华与福祉带给大汉(泛指国家),预示着国家的繁荣与昌盛。而“年岁登,永嘉荐”,则寄托了人们对丰收与长久和平的美好愿望,以及对神灵持续的献祭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祭祀仪式的庄严与神圣,以及人们对自然与神灵的敬畏与崇拜之情。

收录诗词(4008)

胡应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汉郊祀歌十九首(其十七)朝陇首

朝陇首,游白麟。显光华,辅一人。灵昭昭,庆万国。

肇皇仁,祗帝德。八蛮共,四夷王。毋怠荒,纳嘉祥。

嬉余薮,服余辂。浴和风,沐廿露。左苍龙,右紫鸾。

文狸后,赤豹前。图尔形,辑尔瑞。五千历,视兹岁。

形式: 乐府曲辞

拟汉郊祀歌十九首(其十八)象载瑜

象载瑜,粲六牙。至万里,自流沙。入天闲,服舆皂。

扈法驾,彰大造。翩翩哉,赤鸿来。超虞罗,翔玉台。

翮五文,丽以鲜。衔灵芝,咽醴泉。兆嘉祥,禔景福。

八荒来,四夷服。

形式: 乐府曲辞

拟汉郊祀歌十九首(其十九)赤蛟

赤蛟下,苍龙游。灵已醉,不可留。赤蛟翔,彩虹驭。

灵欲归,不可驻。灵之逝,观玉台。戏阆风,宴蓬莱。

灵之升,上无极。挟宇宙,傍日月。灵般般,亦享余。

下神雀,降天厨。灵殷殷,肆余佑。亿万祀,永以寿。

形式: 乐府曲辞

蒲梢歌

天马来兮涉玉门。服天闲兮朝至尊。

驾余车兮上昆崙。阅万国兮超乾坤。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