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问镜中客

笑问镜中客,胡为太瘦生。

非关作诗苦,岂为慕时荣。

毋乃禀受薄,况当灾患婴。

忧国常恻恻,立身独茕茕。

粝食每不饱,壮怀空自倾。

夙耻混污浊,何由表忠贞。

汝舌虽能言,莫与众口争。

汝足虽能履,焉敢万里行。

飞霜侵汝发,浮云翳汝晴。

握短奚用沐,视远不复明。

草堂谁与赀,石田难为耕。

功名淡无味,山水故多情。

为尔正衣冠,勉尔和音声。

药石但稍稍,思虑徒营营。

应接莫违俗,隐显毋近名。

近名应害道,违俗反自轻。

客笑竟不答,掉头气未平。

掩镜转危坐,煦煦朝阳升。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郑潜的《笑问镜中客》以对话的形式,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生感慨。首句“笑问镜中客,胡为太瘦生”以幽默的口吻向镜子中的自己发问,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困顿。

接下来,诗人解释了瘦弱的原因并非苦于创作或追求世俗荣誉,而是体质虚弱加上社会动荡带来的忧虑。他忧虑国家命运,独自立身世间,生活简朴,壮志无法施展,对混浊世态感到羞耻,渴望表达忠诚却难以实现。

诗中运用比喻,如“飞霜侵汝发,浮云翳汝晴”,形象地描绘了生活的艰难和心境的阴霾。诗人感叹自己贫穷无依,功名无望,唯有山水能予慰藉。他告诫自己要保持清高,远离世俗名声,因为过于追求名利反而会妨害道义。

最后,诗人虽然面对困境,但仍保持自我反省和调整,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朝阳升起的新一天。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人格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97)

郑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 字:彦昭
  • 籍贯:元明间徽州歙县

相关古诗词

题扇寄燕叔义郎中

千里共明月,六合生清风。

悬知故人意,长在相思中。

天阔雁难到,海遥舟可通。

当年凤台路,樽酒别情浓。

形式: 古风

题扇寄安允恭郎中

醉别松风台,新诗有馀韵。

长幕惭先登,分垣霭佳政。

荷雨枕簟凉,榕阴简书静。

揽辔将南行,为君采歌咏。

形式: 古风

题扇寄李光载御史赴中台

松厅俨台署,肃肃秋霜寒。

送君万里道,雕鹗上云端。

纪纲贵扶植,名节由艰难。

相思海月明,惜无双羽翰。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北山寺

閒寻北山寺,细读韩公碑。

绿阴涨寒甃,云锁流杯池。

岩泉冽而清,盥漱生凉飔。

葛巾不漉酒,燕喜空遗基。

寥寥兰亭会,千载兴遐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