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二首(其一)

夜出汉家城,朝来塞上行。

黄金短匕首,白马缦胡缨。

瀚海惊传檄,燕山暗住兵。

妖狐冲队立,燐火隔原明。

柳拂辕门曙,旗翻朔雨晴。

笑谈开俎豆,陈列走蛟鲸。

帐底铙歌起,军中杀气横。

宁知谢州簿,犹是一书生。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孙一元的《出塞二首(其一)》描绘了边塞行军的壮丽景象和紧张气氛。首联“夜出汉家城,朝来塞上行”展现了夜晚从汉家城出发,清晨已在边塞行进的画面,展现出征途的艰辛与迅速。

“黄金短匕首,白马缦胡缨”两句,通过战士们的装备——黄金匕首和白马装饰的胡缨,刻画出他们的英勇与华丽,暗示着战争的严酷与荣誉。

“瀚海惊传檄,燕山暗住兵”进一步渲染战事的紧迫,檄文在广袤的瀚海中快速传递,而敌军则在燕山悄然布阵,营造出紧张的对峙氛围。

“妖狐冲队立,磷火隔原明”运用自然景象,狐狸的出现和磷火的闪烁,增添了神秘感,也暗示着战斗的残酷。

“柳拂辕门曙,旗翻朔雨晴”描绘了黎明时分,柳树轻拂营门,旗帜在雨后晴空下飘扬,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笑谈开俎豆,陈列走蛟鲸”表现了战士们在战斗间隙的轻松交谈,以及准备迎击强敌的决心。

“帐底铙歌起,军中杀气横”揭示了军营中的激昂斗志和肃杀之气。

最后,“宁知谢州簿,犹是一书生”以个人身份的转变,表达了诗人对普通士人投身战场的敬佩,同时也流露出对和平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塞生活的点滴,既有战斗的紧张,也有生活的温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边塞诗功底。

收录诗词(523)

孙一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出塞二首(其二)

四塞黄云接,西征更北征。

饥鹰掠地去,骏马跑空鸣。

出碛河声咽,抱关山势横。

风生闻觱篥,月黑见欃枪。

草际髑髅语,云间猎火明。

旋炊白登路,暗捣黑山营。

鼓角三边肃,熊罴万里行。

提携玉龙起,拟死报明庭。

形式: 排律

赠李将军征南十八韵

上将元知敌,全军用伐谋。

折冲临远服,仗钺下南州。

天末黄云暗,海门落日愁。

朱帆开远浪,画角起中洲。

号令三军肃,妖氛指日收。

千山迎剑气,万里拥蛇矛。

风急闻哀雁,波翻骇伏虬。

舟人歌小海,幕客尽轻裘。

羽檄飞前渡,艨冲据上流。

候晴占雉尾,厌气射旄头。

马援收诸洞,留侯用一筹。

惊鳞还自溃,穷兽欲何投。

杀势奔封豕,威声走怒彪。

潜兵分部伍,归路扼咽喉。

尚诈终防变,乞降更莫留。

直须临獠穴,尽拟破蛮酋。

俘献君门喜,凯还道路讴。

将军列茅土,四海仰皇猷。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南征

南征五月动旌旄,瘴霭蛮烟望目劳。

此日壶浆迎虎旅,几年江海泣弓刀。

戍楼雕落风云壮,野日猩啼战垒高。

更喜皇天能悔祸,不妨游子卧江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沧江

千林草树静相依,来往寻诗坐钓矶。

地近青春惟鸟雀,夜来新水到柴扉。

中原落日愁多梦,万里沧江定不归。

拟向鹿门为地主,不妨常著芰荷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