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山赞

担疏钞行脚,大负不平气。

失脚到龙潭,未惬平生意。

吹灭纸灯时,拶著娘生鼻。

便将一炬火,烧却闲故纸。

从兹愤愤觅冤雠,一条白棒掀天地。

形式: 古风

翻译

挑着稀疏的灯笼行走,心中充满不平之气。
不慎跌入深渊般的困境,未能满足内心的平静愿望。
熄灭纸灯之际,鼻尖紧压着疼痛。
于是决定一把火烧掉无用的旧物。
从此愤恨难平,寻找仇敌,决心要翻天覆地。

注释

疏钞:稀疏的灯笼,可能指光线昏暗。
大负不平气:满腔的不平之气。
龙潭:比喻极其危险或困难的境地。
娘生鼻:可能指鼻子感到不适,也可能象征母亲般的疼爱。
闲故纸:无用的旧纸张,可能象征过去的束缚或烦恼。
冤雠:仇敌,冤家。
一条白棒:可能象征力量或武器,也可能指公正的判决。
掀天地:形容力量极大,有颠覆一切的气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普度的作品《德山赞》,描绘了德山和尚(可能是指唐代著名禅师德山宣鉴)的形象和心境。诗中通过“担疏钞行脚”描绘他云游四方,传播佛法的生活,“大负不平气”则体现了他性格中的正义感和对世间不公的不满。诗人接着写到他遭遇困境,如同“失脚到龙潭”,未能实现内心的平静愿望。

“吹灭纸灯时,拶著娘生鼻”这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表达他在静夜反思时的痛苦和决心,仿佛被内心的情绪所挤压。他决定燃烧掉象征烦恼的“闲故纸”,以此割舍过去,发誓要“愤愤觅冤雠”,即寻找解决不平的途径。

最后两句“一条白棒掀天地”形象地展示了德山和尚以简朴的教诲(白棒)挑战传统权威,试图打破旧有的束缚,展现出一种激进和决绝的精神风貌。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德山和尚的个性与追求,以及他对社会不公的反抗态度。

收录诗词(182)

释普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懒瓒赞

山窈窕,路羊肠。紫泥下诏,御墨犹香。

报道我侬煨芋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赠医牙道人

先生得道医牙齿,痛令不痛消弹指。

饱饭吾今八十年,未尝咬著一粒米。

形式: 七言绝句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八)

龙门万仞,到者还稀。不犯清波,如何进步。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三十八)

李白桃红,桃红李白。或雨或晴,或寒或热。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