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贡父登黄楼怀子瞻二首(其二)

蔼蔼才名世,骎骎日转禺。

一时同接淅,平昔共栖梧。

揽辔真壮士,拥旄良丈夫。

尘埃脱缁绶,水石慰霜须。

胜地来相失,清樽未暇俱。

射馀空见帖,铸罢祗观模。

归计何当决,徂年贵早图。

槛中终为食,韝上耻闻呼。

顾我千羊毳,平生一钓舻。

微官不须满,也复试游吴。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翻译

才华横溢闻名于世,时光飞逝如马疾驰过隅。
曾经一同经历风雨,往昔共享宁静的梧桐树荫。
他真是个有抱负的勇士,身披旗帜,堪称豪杰。
摆脱尘世的束缚,山水间抚慰白发。
美景当前却失之交臂,未能畅饮共度。
箭术之余,只留下帖字记录,铸造完毕,只剩模具欣赏。
回家的计划何时定下?岁月宝贵,应尽早规划。
笼中的生活终究是为了饮食,听到呼唤上战场感到羞耻。
回顾自己,一生追求的是羊皮裘和独木舟的生活。
微小的官职不必贪求满盈,也要再次游历吴地寻求自由。

注释

蔼蔼:形容声名显赫。
骎骎:形容马跑得快。
栖梧:比喻高尚的处所或贤人聚集的地方。
揽辔:拉住缰绳,比喻有志向的人。
拥旄:手持旄节,象征权力和威严。
尘埃脱缁绶:摆脱世俗的污垢,指隐退。
射馀:射箭之余暇。
钓舻:独木舟,代指隐居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刘贡父登黄楼怀子瞻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人以赞扬刘贡父的才华和气概为主线,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怀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慨。

"蔼蔼才名世,骎骎日转禺",描绘了刘贡父的声名远播,如同骏马疾驰,日新月异。"一时同接淅,平昔共栖梧",回忆两人过去的交往,如同落叶栖息于梧桐,共享学术之乐。

"揽辔真壮士,拥旄良丈夫",赞美刘贡父的豪迈与担当,犹如壮士执辔,英勇无畏。"尘埃脱缁绶,水石慰霜须",意指摆脱俗务,以山水自适,寄托对清闲生活的向往。

"胜地来相失,清樽未暇俱",惋惜未能一同欣赏美景,畅饮清酒。"射馀空见帖,铸罢祗观模",暗指未能共同参与射箭或铸造等活动,只能回味往事。

"归计何当决,徂年贵早图",诗人感叹时光流逝,希望能早日做出归隐的决定。"槛中终为食,韝上耻闻呼",表达对官场束缚的厌倦,不愿被琐事牵累。

"顾我千羊毳,平生一钓舻",以渔夫生活自比,表达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微官不须满,也复试游吴",表明自己无意于高官厚禄,希望能再次游历吴地,寻求心灵的解脱。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的敬仰,也有对自己人生的反思,展现了苏辙独特的文人情怀。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戎州

江水通三峡,州城控百蛮。

沙昏行旅倦,边静禁军闲。

汉虏更成市,罗纨靳不还。

投毡拣精密,换马瘦孱颜。

兀兀头垂髻,团团耳带环。

夷声不可会,争利苦间关。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次韵子瞻馀杭法喜寺绿野亭怀吴兴太守孙莘老

信美非吾土,三吴一水中。

亭高望已极,舟入去无穷。

朝市知安在,湖山信有功。

遨游逐凫鸭,饮食数鱼虫。

波浪喧朝夕,梅烝变绿红。

逢人问京洛,去国长儿童。

同舍情相接,邻邦信屡通。

相邀欲相过,道里讯溪翁。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次韵子瞻招隐亭

隐居吾未暇,何暇劝夫人。

试饮此亭酒,自惭缨上尘。

林深开翠帟,岸断峻严闉。

送雪村酤酽,迎阳鸟哢新。

竹风吹断籁,湖月转车轮。

霜叶飞投坐,山梅重压巾。

欲居常有待,已失叹无因。

古语君看取,声名本实宾。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次韵子瞻南溪避世堂

柱杖行穷径,围堂尚有林。

飞禽不惊处,万竹正当心。

虎啸风吹籁,霜多蝉病瘖。

兽骄从不避,人到记由今。

未暇终身住,聊为半日吟。

青松可绝食,黄叶不须衾。

偶到初迷路,将还始觉深。

堂中有幽士,插髻尚馀簪。

形式: 排律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