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张元老上许漕(其二)

文章摛锦已堆胸,直指威声俯仰中。

蜀部星高千幛静,平舆龙起一渊空。

阅人妙学函明镜,飞镝清心本素风。

垂手污涂收酱瓿,为怜识字老扬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才华横溢如锦绣已填满胸膛,他的威望直指天地,令人敬畏。
在蜀地星空下,万籁俱寂,如同龙腾渊底,显赫无比。
他阅人无数,智慧如明镜,内心纯净,保持着淳朴的作风。
他轻易就能清理污秽,如同收取酱瓿,只因敬重识字的老人,就像扬雄一般。

注释

文章摛锦:形容文采出众。
已堆胸:充满胸襟。
威声:威望名声。
俯仰:天地之间。
蜀部:指四川地区。
星高:星空璀璨。
千幛静:万籁俱寂。
平舆龙起:龙腾渊底。
阅人:阅人无数。
妙学:高超的学问。
函明镜:如明镜般洞察人心。
飞镝:疾驰的箭矢,比喻快速决断。
清心:内心清净。
素风:淳朴的作风。
垂手:轻易。
污涂:污秽。
收酱瓿:收取酱瓿,比喻清理。
识字老扬雄:像扬雄那样尊敬有学问的老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新的作品,名为《代张元老上许漕(其二)》。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描绘一幅生动的书房景象,同时也透露出对知识和学问的追求与尊重。

“文章摛锦已堆胸,直指威声俯仰中。”这里诗人用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一个热爱文学、才华横溢的人物形象。文章如同摛锦般堆积在胸前,显示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素养。而“直指威声俯仰中”则描绘了诗人或书房主人以坚定而自信的声音,仿佛能够直接指引天地万物,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俗、气势磅礴的感觉。

“蜀部星高千幛静,平舆龙起一渊空。”这两句则描绘了书房内外的宁静与雄伟。诗人以蜀地(今四川地区)为背景,将书房比作高耸入云的星辰之所,而“千幛”则暗示了一种深邃、神秘的空间感。“平舆龙起一渊空”则展现了书房内或许有一尊平静而又不失威严的龙形器物,激起一种深不可测的境界。

“阅人妙学函明镜,飞镝清心本素风。”诗中接下来几句透露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阅人”即读人,即通过阅读来理解人与世间;“妙学”则是精深的学问;“函明镜”象征着智慧和明辨。紧接着,“飞镝清心本素风”中“飞镝”形容思想敏捷而又清晰,"清心本素风"则表达了一种本真自然,无需修饰的纯净心灵。

最后两句,“垂手污涂收酱瓿,为怜识字老扬雄。”诗人以“垂手”形容书房主人在书写或阅读时的从容态度,"污涂收酱瓿"则是对待遇的一种平和态度,不为名利所动。"为怜识字老扬雄"中,“为怜”意为同情或怜悯,而“识字老扬雄”指的是汉代的文学家扬雄,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前贤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和对书房文化的热爱,也体现了一种超脱物外、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542)

李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代张元老上许漕(其一)

人在坤维久覆醯,故教使节出天西。

后来武库成清职,平日家风归品题。

欲见流钱凭马策,稍闻刮膜待金篦。

鸰原曾冠仙鳌顶,应觉人间太华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令狐秀才书堂

剩撷芸香辟蠹鱼,足音差远自逃虚。

春醅已许暮留客,冻笔不妨寒著书。

龟甲屏风云散漫,月窗花影树扶疏。

他年子伯无閒暇,但遣儿曹访隐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冬至夜宿颙口市

宁辞举棹频,不觉又黄昏。

有感逢冬节,无穷宿水村。

客心愁待旦,杯酒强开樽。

共祝同欢庆,亨途莫我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出茂州

日落城空鸟少知,战场依旧昔人非。

雪花笼石商皓首,枫叶满山秦赭衣。

月入空罍人自耻,尘蒙西榻客元稀。

穷荒石纽那生禹,料得当时殛鲧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