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唐次

都门去马嘶,灞水春流浅。

青槐驿路长,白日离尊晚。

望望烟景微,草色行人远。

形式: 古风

翻译

都门外马儿嘶鸣声不断,灞水源头春水潺潺流得浅。
青槐覆盖的驿道漫长无尽,白日里的离别酒宴已近傍晚。
远望景色模糊,绿色草地上的行人身影渐行渐远。

注释

都门:京城的城门。
去:离开。
马嘶:马的嘶鸣声。
灞水:古代长安附近的一条河。
春流浅:春天河水水量不大,显得水位浅。
青槐驿路:青槐树下的驿道。
长:漫长。
白日:白天。
离尊:离别宴会上的酒杯。
望望:远远地望着。
烟景:远处的景色。
微:模糊不清。
草色:草地的颜色。
行人:路上行走的人。
远:距离遥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离别送行的画面,通过对环境与心境的巧妙描写,表达了诗人送别时的心情。

“都门去马嘶”一句,设定了送别的场景,"都门"即城门,是古代城市的出口,"去马嘶"则是离别时刻的象征,马嘶鸣声在这里成为送行时分离的情感符号。

“灞水春流浅”进一步扩展了环境描写,“灞水”特定地点的提及增加了诗歌的地域色彩,而“春流浅”则使人联想到季节的变迁和水流的清浅,可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淡漠。

“青槐驿路长”、“白日离尊晚”两句,则从视觉和时间两个角度深化了送别的情景,“青槐驿”即驿站,是古代官道上的休息站点,"路长"则象征着分别的艰辛与漫长;“白日”指的是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刻,而“离尊晚”则是送别者心中的不舍和留恋。

最后,“望望烟景微”、“草色行人远”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送别之后的孤独感受。"望望"表明了长时间地凝视着渐行渐远的亲朋好友,而“烟景微”则是在强调那离去的人影已经模糊不清,情感上也越来越淡薄;“草色”即自然界的颜色变化,是春天的景象,“行人远”则是对送别后独自留下的诗人的写照,行人渐行渐远,更凸显了离别后的孤寂与无尽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种淡泊而深沉的情怀,是一首颇具意境和情感力量的送别诗。

收录诗词(196)

武元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政治家,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 字:伯苍
  • 籍贯: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
  • 生卒年:758―815

相关古诗词

桃源行送友

武陵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秦人家,家傍流水多桃花。

桃花两边种来久,流水一通何时有。

垂条落蕊暗春风,夹岸芳菲至山口。

岁岁年年能寂寥,林下青苔日为厚。

时有仙鸟来衔花,曾无世人此携手。

可怜不知若为名,君往从之多所更。

古驿荒桥平路尽,崩湍怪石小溪行。

相见维舟登览处,红堤绿岸宛然成。

多君此去从仙隐,令人晚节悔营营。

形式: 古风

晨兴寄赠窦使君

江陵岁方晏,晨起眄庭柯。

白露伤红叶,清风断绿萝。

徇时真气索,念远怀忧多。

夙昔乐山意,纵横南浦波。

有美婵娟子,百虑攒双蛾。

缄情郁不舒,幽行骈复罗。

为予歌苦寒,酌酒朱颜酡。

世事浮云变,功名将奈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望夫石

佳名望夫处,苔藓封孤石。

万里水连天,巴江暮云碧。

湘妃泣下竹成斑,子规夜啼江树白。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寒食下第

柳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

如何憔悴人,对此芳菲节。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