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兴(其一)

少小住京邑,不识世寒煖。

欢来上高楼,但爱湖水满。

所历辄忘归,其交亦常款。

岂伊岁齿深,遂与境事断。

萧萧宋□宅,赫赫金张馆。

□坚多侠游,隐约出幽伴。

胡为乎山中,长歌至于懒。

形式: 古风 押[旱]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的《偶兴》其一,通过对比自己年轻时在京都的生活与后来所见的权贵之家的奢华,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首句“少小住京邑,不识世寒煖”,诗人回忆起年少时在京都的生活,那时的他尚未体会到人情冷暖。接着,“欢来上高楼,但爱湖水满”描绘了诗人年轻时的欢乐时光,他喜欢登高望远,欣赏满湖的碧波荡漾。

“所历辄忘归,其交亦常款”表明诗人对过往经历的留恋,无论走到哪里都难以割舍,与朋友的交往也总是那么亲密无间。然而,“岂伊岁齿深,遂与境事断”转折处,诗人意识到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外界的联系逐渐变得疏远,这种变化让他感到无奈和失落。

接下来,“萧萧宋□宅,赫赫金张馆”两句,诗人通过对比宋氏家族的萧条与金张两家的显赫,展现了社会阶层的差异和世态的变迁。其中,“宋□宅”中的“□”字被遮盖,可能是笔误或缺失,需要根据上下文推测或考证。

“□坚多侠游,隐约出幽伴”描述了宋氏家族成员的豪放不羁和隐秘的交友方式,与金张两家的公开显赫形成鲜明对比。最后,“胡为乎山中,长歌至于懒”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似乎在山林间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以长歌表达内心的满足与慵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由与真挚友情的向往。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偶兴(其二)

轻风度林杪,乱山啼子规。

流水去无迹,茅檐雨霏微。

乍暖复薄寒,时时整巾衣。

炊烟晚色起,呼童掩柴扉。

形式: 古风

十四日推枕引酒信笔书此

空云春昼长,明晦苦参错。

连朝服衾枕,疲苶不可作。

岂唯虑归舟,去没逢蛟鳄。

卧闻耕桑家,种败蚕栖箔。

忧来故耿耿,政尔须杯勺。

酸甜无正味,聊以慰寂寞。

譬如无弦琴,亦寓山水乐。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偶成(其一)

南风吹时雨,襟抱忽然开。

凭轩一长谣,清句亦满怀。

当年沮溺心,自觉未为乖。

桑麻涧上泉,何不返故栖。

帝城尘埃中,隘巷多涂泥。

摆落更奚道,强颜终莫谐。

规规二十载,今日始知迷。

仰视天宇高,归云去难回。

形式: 古风

偶成(其二)

淫淫梅子雨,靡靡上郭山。

山既绕篱外,雨复湿窗间。

林深叶葱茜,地偏水潺湲。

鹊噪鸡鸣午,风定白云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