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仙.橘溪夜泊

寒月孤篷,空载得、黄叶满船而返。

又早白雁,声声离程趁秋晚。

极目是、芦烟苇雪,竹林外、荒罾谁管。

田舍柴荆,酒家灯火,供客鱼饭。

问溪上、聚族居人,看如此风波出门懒。

耐得生涯淡泊,水石眠安稳。

听处处、焙茶捣纸,愿一年、春雨无损。

怎识岁暮归途,拥炉肠断。

形式: 词牌: 琵琶仙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凄清而富有诗意的夜泊图景。诗人以“寒月孤篷”开篇,营造出一种孤独与清冷的氛围,接着“空载得、黄叶满船而返”,通过满船黄叶的意象,不仅渲染了秋季的萧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落寞与归隐之意。

“又早白雁,声声离程趁秋晚。”白雁南飞,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旅人的离别,其声声催促,仿佛在提醒诗人时光匆匆,旅途漫长。接下来,“极目是、芦烟苇雪,竹林外、荒罾谁管。”诗人远眺所见,芦苇、雪、竹林、荒罾,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荒凉的画面,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田舍柴荆,酒家灯火,供客鱼饭。”这几句描绘了乡村的宁静生活,田舍的柴门、酒家的灯火、为客人准备的鱼饭,虽简单却温馨,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诗人对平凡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问溪上、聚族居人,看如此风波出门懒。”诗人向溪边的聚族人家询问,面对如此风浪,是否愿意出门。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也流露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耐得生涯淡泊,水石眠安稳。”诗人自述能够忍受淡泊的生活,与水石相伴,内心得以安宁,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听处处、焙茶捣纸,愿一年、春雨无损。”诗人听到四处传来的焙茶捣纸之声,心中希望一年四季都能风调雨顺,表达出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最后,“怎识岁暮归途,拥炉肠断。”岁末之时,诗人面对归途,心中充满愁绪,即使拥炉取暖,也无法驱散心中的忧伤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旅人在夜泊时的思绪与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生活境遇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沉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41)

叶大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绮罗香.洪宅买菊归憩塔湖禅院用樊榭韵

露重衣单,波圆被冷,篷背秋声如许。

老圃幽容,绽出淡金无数。

偎病蝶、半榻疏烟,伴寒蝉、一帘微雨。

又和泥、担上江城,竹村黄雪蟹灯暮。

僧楼销尽酒思,闲坐柴煨品字,塔铃孤语。

明日西风,怕失青山眉妩。

愁听水、梦里搀来,爱买湖、画中偷取。

趁蘋花、摇到门前,认草堂是否。

形式: 词牌: 绮罗香

齐天乐.题湘烟阁秋蝶扇子

疏篱一抹斜阳暝,寒花褪红谁省。

病翅销香,残衣坠艳,禁得几番宵冷。呼茶强饮。

正绣被霜凄,华灯雨警。

话到南朝,画中金粉些儿影。

商声吹得梦懒,又断云流水,苍凉诗境。

绿剩苏畦,黄遗菊圃,帘外相思人静。

罗浮酒醒,记婪尾秋光,消除俄顷。

付与西风,药阑眠夜永。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唐多令.秋夜法源寺送芸敏往津门

霜紧菊花黄。祇林佛粥香。听秋声、夜撼边墙。

落叶一灯寒卧病,能几日,又重阳。稻蟹旧家乡。

相思总断肠。问丁沽、何处陂塘。

前度填词人不见,明月好,水西庄。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绮罗香.寓斋寒夜

风动糊窗,雨昏补壁,谁遣愁人宵坐。

展卷旋抛,兀自拥裘惟我。

围炭墼、懒拾馀香,拣茶饼、闲留微火。

最妨他、暖尽寒生,冻檐折竹梦难妥。

残灯孤照土炕,和闷哦诗罢,油花将坠。

细数僧钟,雪气晓天如锁。

念病夜、冷透衾窠,想晨妆、春融钗朵。

又辨色、趋直而来,出门车没堁。

形式: 词牌: 绮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