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帅以久别寄诗远惠因次其韵(其一)

性便野服厌朝裾,一意归休学二疏。

门外浑无俗士驾,案头惟有道家书。

胜游但欲寻蓬岛,旧事那能记石渠。

亦拟冥搜酬绝唱,惭将瓦砾报琼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厌倦了官场的繁琐,我向往野外的自由,一心想要退休,效仿古代隐居的疏广和疏受。
门外再无世俗之人来访,书桌上只有道家典籍陪伴,我只想寻找仙人般的逍遥生活。
过去的往事不再追忆,那些在学术机构的经历已成过往。
我也想深入研究,写出超越前人的佳作,却只能以平凡的文字回应他人珍贵的馈赠。

注释

性便:本性倾向于。
野服:野外的服饰,指隐居生活。
厌朝裾:厌倦官场的礼服。
一意:一心一意。
归休:退休归隐。
学二疏:学习古代隐士疏广、疏受。
浑无:完全没有。
俗士:世俗之人。
道家书:道家的书籍。
胜游:美好的游历。
蓬岛:传说中的仙人居住地。
石渠:古代皇家图书馆。
冥搜:深入研究。
绝唱:最高超的作品。
瓦砾:比喻平凡的文字。
琼琚:美玉,比喻珍贵的诗文。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性便野服厌朝裋,一意归休学二疏”两句,描绘出诗人性格适合自然简朴的生活,对繁华的朝廷服饰感到疲惫,不愿再涉足官场,心中只有归隐田园的念头和对道家学说深入研究的决心。

“门外浑无俗士驾,案头惟有道家书”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退隐后的生活场景,无世俗之人来往,只有道家的经典摆放在案上,显示出诗人对道家文化的专注与追求。

“胜游但欲寻蓬岛,旧事那能记石渠”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远离人间纷争的愿望。蓬莱仙岛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境,代表着理想之地;而“旧事那能记石渠”,则暗示对过去世俗生活的淡忘和放下。

最后两句“我拟冥搜酬绝唱,惭将瓦砾报琼琚”表达了诗人想要追寻超脱尘世的声音,以及对那些已经消逝事物的怀念之情。其中“瓦砾”象征着破碎不堪的东西,而“琼琚”则是美好珍贵的事物,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与超脱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道家哲学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龚漕见示游山唱和诗卷用其首章和二篇(其二)

尘埃终日满华颠,忽见新诗堕我前。

溢目众篇虽杰出,惊人逸思独飘然。

秀如松桧枝枝老,好似珠玑颗颗圆。

自此得闻清庙瑟,懒从滩上听师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龚漕见示游山唱和诗卷用其首章和二篇(其一)

说著登临喜欲颠,正惭拘俗未能前。

羡君领客同游去,使我闻风亦豁然。

已叹高怀能放旷,还欣佳句更清圆。

如今便蜡寻山屐,夙驾何须吉日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喜入冬初七八得雨

夏旱连秋又及冬,大田高下总成空。

千仓已失三农望,一雨欣闻百里同。

青入平畴看麦秀,绿回枯沼喜泉通。

从今得免填沟壑,皆谢天公惠困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喜雨

闻道他邦尽祷祈,沛然膏泽尚迟迟。

有年已是天私我,连日那堪雨及时。

声入万家添喜气,凉生千里解炎曦。

也知造物恩难报,且采欢谣缀小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