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又七律》由明代诗人梁维栋所作,通过对“经世”、“三都佳丽”、“万里风云”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与深沉的情感。
首联“经世惟君第一流,蓟门翘首意悠悠”,开篇即以“经世”二字点明主题,表明诗人认为只有君主才能引领时代潮流,而自己则仰望蓟门,心绪万千,表达了对君主的敬仰和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
颔联“三都佳丽归词笔,万里风云拥去舟”,运用了“三都”、“佳丽”、“万里风云”等富有诗意的词汇,形象地描绘了国家的繁荣景象和广阔天地间的风云变幻,同时暗示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关注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颈联“长剑直从天外指,至言多在殿中收”,通过“长剑”和“至言”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和道德教化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同时,“天外”和“殿中”的对比,也体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双重关注。
尾联“休嗟白璧逢时晚,正是鸣珂报主秋”,以“白璧”比喻人才,表达了诗人对人才未能及时得到重用的惋惜之情,同时也鼓励人才在当前正是报效国家的大好时机,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也体现了其对个人价值实现的思考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是一首充满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