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夫

雁飞曾不到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

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

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

相怜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鸿雁飞到衡阳就再也不向南飞,我的信怎么才能到达你的戍所永昌。
我的命薄好似春天即将凋谢的花,六诏之地的风景想必也令人断肠。
说要归来,可是一年将尽还没有回来;说要下雨了,可是天上却艳阳高照。
我们曾经相约归期,可是赦书什么时候才能到达你的谪戍之地呢?

注释

曾:竟。
衡阳,今湖南衡阳。
衡山回雁峰在衡阳城南一里,相传大雁至此不再南飞。
锦字:妻子致丈夫之书信。
典出《晋书》,窦滔妻苏氏思夫,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
永昌:杨慎谪戍于云南永昌卫。
三春:春天有三个月,孟春、仲春、季春,三春即指春天。
妾薄命:乐府古题,内容多写妇女哀怨。
六诏风烟:指杨慎戍地的风景。
六诏,唐初分布在洱海地区的众多少数民族部落经过相互兼并,最后形成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舍诏六个大的部落,统称“六诏”。
“诏”为其首领的称呼。
其中蒙舍诏因其地居其他五诏之南,又名南诏,至唐开元中统一六诏。
曰归曰归:说要归来。
其雨其雨:下雨。
其:语助词,无义。
相怜:又作“相闻”。
刀环:刀头的环,因环、还同音,喻征人思归。
金鸡:古代下诏书大赦时,在竿上设鸡,口衔红旗,以示吉辰。
因其鸡头装饰黄金,故称为“金鸡”。
后比喻为赦罪。
夜郎:汉代西南地区一地方政权,此泛指西南边陲。

鉴赏

这首《寄夫》是明代女诗人黄峨的代表作之一,以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为主线,情感深沉而真挚。

首联“雁飞曾不到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以雁南飞不过衡阳的传说,比喻自己无法与丈夫相聚,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哀愁。锦字,即书信,这里指女子想要给丈夫写的信,却无法送达,寄托了对远方丈夫的深深思念。

颔联“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春花秋柳、风烟变幻与女子的身世、丈夫的处境联系起来,暗示女子命运多舛,丈夫身处边疆,饱受离别之苦,情感凄凉。

颈联“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进一步深化了女子内心的焦虑和无奈。她反复念叨着“归”,却因年岁已晚而更加忧愁;她抱怨太阳的无情,似乎在责怪时间的流逝,加剧了她的孤独和等待的痛苦。

尾联“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女子与丈夫之间仅有的联系,只剩下刀环的约定,象征着他们之间的承诺和期待。然而,何时才能等到金鸡报晓,预示着丈夫归来,这成为了女子心中最大的期盼和疑问。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女子对远方丈夫深切的思念和对团聚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女性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收录诗词(3)

黄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安人遂宁黄简肃公珂之女,新都杨修撰用修之继室也。用修在史馆正德丁丑,以谏巡幸不报,引疾,归里。明年王安人卒,又明年,继娶黄氏

相关古诗词

绝句

才经赏月时,又度菊花期。

岁月东流水,人生远别离。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寄升庵调黄莺儿

晴雨酿春寒,见繁花树树,残泥涂满眼。

登临倦,江流几湾?云山几盘?

天涯极目空肠断,寄书难。无情征雁,飞不到滇南。

形式: 古风

戏赠小姑

夭桃灼灼向窗前,十二阑干次第看。

昨夜雨声三四点,惜花人听未曾眠。

形式: 七言绝句

苦雨

终日雨翻盆,愁人欲断魂。

岭云生屋角,野水没篱根。

杨柳深藏径,梨花静掩门。

声声偏入耳,寂莫自黄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