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毛学博(其二)

江北青山隐隔层,今秋丰谷应休徵。

东篱正可归彭泽,左席奚求赴信陵。

谐物总非长袖舞,相看各守短檠镫。

初凉好共寻岩桂,拄策僧廊病尚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毛学博之间的问答,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江北青山隐隔层”以青山为背景,隐喻着友情的深厚与深远,仿佛山峦之间,友情如同隔层,既近又远,既深且厚。

“今秋丰谷应休徵”则表达了对丰收季节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待,丰收不仅象征着物质的富足,也寓意着生活的和谐与幸福。这句诗暗示了诗人与友人共同面对生活的美好愿景。

“东篱正可归彭泽,左席奚求赴信陵”引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向往归隐田园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毛学博的邀请,希望他一同享受这种宁静而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时,“左席奚求赴信陵”则可能是在表达对友人参与政治活动的邀请,但又不强求,体现了友情中的尊重与理解。

“谐物总非长袖舞,相看各守短檠镫”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灯下交谈的情景,通过“长袖舞”与“短檠镫”的对比,强调了在简单生活中的真挚情感交流比华丽的外表更为重要。这里的“谐物”指的是生活中的一切事物,诗人认为真正的和谐并非依赖于外在的装饰或表演,而是内心的共鸣与理解。

最后,“初凉好共寻岩桂,拄策僧廊病尚能”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探索自然之美的愿望,即使身体有些许不适,也愿意携手前行,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惜。这里“岩桂”象征着高洁与美好,与前文的“东篱”相呼应,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与友情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清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741)

姚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 字:姬传
  • 籍贯:安徽桐城
  • 生卒年:nài)(1731~1815

相关古诗词

倪学博欲为设食而仆病后畏酒肉次前韵约为茶果之会

看花眼雾乱层层,蒲柳先秋信有徵。

渴爱旗枪烹似乳,闹嫌壶矢祝如陵。

连朝苓木衡三品,薄晚盐齑共一镫。

君为禅房设清供,试拈螺蛤小诗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又示客一首

已识西堂合射艰,况教口腹累人閒。

庾郎正贵陈三九,袁粲何须破入关。

明月清风同入座,绿葵紫蓼揔开颜。

不容更命门徒议,早听周生谏小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秋室漫咏

积痾谢书册,人事亦无关。

旷尔一室内,秋声动远山。

廊依风叶转,砌绕露花斑。

客至希言说,依依久坐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隐仙庵双桂相传元时植秋时花开极盛携客及幼子师古观之因赋

钟离真主渡江前,双桂蜷枝已刺天。

南国市朝非曩日,西风阑槛又经年。

黄金万蕊香浮阁,白雪千茎冷覆砖。

零落满阶君勿叹,吾生那得较花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