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白杨黑风俱暗天,葛峪美峪遥相连。
一声残角送烽火,十万行营空暮烟。
悲秋游子倚短剑,极目长空思著鞭。
壮志未酬人欲老,寒林落雾心茫然。
这首明代尹耕的《白杨口》描绘了一幅边塞秋景图。首句“白杨黑风俱暗天”,以白杨和黑风渲染出苍茫的边塞气氛,天色昏暗,显示出环境的艰苦。接下来,“葛峪美峪遥相连”暗示了地域的辽阔与连绵,山脉蜿蜒。
“一声残角送烽火,十万行营空暮烟”两句,通过角声和烽火传递战事的气息,十万大军的行营在傍晚时分只剩下了袅袅炊烟,显得寂寥而壮烈。诗人借游子之口,“悲秋游子倚短剑,极目长空思著鞭”,表达了戍边将士在秋天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他们渴望驰骋疆场,一展壮志。
最后两句“壮志未酬人欲老,寒林落雾心茫然”,揭示了壮志未酬的无奈和岁月催人的感慨,即使身处寒林,面对迷茫的雾气,游子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实现抱负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边塞景色为背景,融入了戍边将士的情感,展现了他们的豪情壮志与人生无常的对比,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不详
嘉靖十一年进士。性嗜酒,好谈兵。授知州,免官家居。痛恨边臣玩忽,武备废弛,作《塞语》十一篇,申明边防虏势之要害。严嵩见而才之。起知州,数月中迁兵部员外郎,出为河间知府,大修武备。旋擢河南兵备佥事,被劾下狱,戍辽左。有《朔野集》
汉家锁钥惟玄塞,隘地旌旗见紫荆。
斥堠直通沙碛外,戍楼高并朔云平。
峰峦百转真无路,草木千盘尽作兵。
谁识庙堂柔远意,戟门烟雨试春耕。
恒山结秀自吾乡,祠殿千秋起曲阳。
飞石不传秦岁月,断碑曾勒汉文章。
望连牟那三关近,势压滹沱九曲长。
天子只今忧北伐,愿封玄塞作金汤。
春深关塞尚屯兵,万里防胡拱汉京。
不为翠华临远道,岂应金甲废深耕。
转输坐见司徒急,经略亲看相国行。
莫讶至尊忘北顾,显陵迁附圣人情。
往岁关山亦丧师,犹能不失汉旌旗。
可怜虎帐分符日,偏是沙场弃甲时。
白草自长骠骑垒,黄云空压李陵碑。
书生无计当戎右,一剑真思报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