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的《重至新安杂感(其一)》。黄景仁以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描绘了自己再次回到旧地时的复杂心情。
首联“旧地重过思不禁,匆匆人事感消沉”,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重返故地,内心涌起难以抑制的思绪,对过往匆匆流逝的人事感到深深的感慨与沉思。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旧地”与“新安”、“思不禁”与“感消沉”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悟。
颔联“昔游城郭都如梦,胜句溪山待更寻”,进一步深化情感。诗人回忆起往日游览城郭的场景,仿佛一切都化为了梦境,充满了虚幻与不可捉摸。同时,他期待着在新的行程中再次发现美景佳句,寻找心灵的慰藉。这一联通过“如梦”与“待更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探索的渴望。
颈联“林鸟尚窥前度客,岭云能识再来心”,诗人以自然界的景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感。林中的鸟儿似乎还在注视着曾经来访的客人,岭上的云彩仿佛能辨识出诗人再次归来的心意。这一联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尾联“黄须老子应无恙,可许谈诗坐漏深”,诗人以“黄须老子”自比,暗示自己虽年华已逝,但依然保持着对文学创作的热情。他希望与友人深入交谈,探讨诗歌,直至深夜。这一联既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自己艺术追求的执着表达。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往的追忆,又有对未来的憧憬;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珍惜。黄景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交织,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思考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