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湖四首(其四)

三月湖山暗,六桥烟雨濛。

堤杨垂彩阁,烟艇缩蓑翁。

影湿红裙妙,歌移翠院讧。

寻舟人数处,寺口吹回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四月时节的迷人景色,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山、烟雨、杨柳、小艇、红裙妙影、翠院歌声以及寻舟人与寺庙的场景,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江南水乡画卷。

首句“三月湖山暗”,以“暗”字描绘三月时节湖山的朦胧之美,暗示春雨绵绵,万物润泽,为全诗奠定了柔和而略带忧郁的情感基调。接下来,“六桥烟雨濛”进一步渲染了烟雨蒙蒙的景象,六桥在烟雨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诗意。

“堤杨垂彩阁,烟艇缩蓑翁”两句,将视线从广阔的湖面转向岸边和水上。堤边的杨柳轻拂,仿佛是大自然的画笔在湖面上勾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而远处的小艇上,蓑衣老翁静静地坐着,似乎在享受这份宁静与自然的和谐,又或是沉思于自己的世界之中。

“影湿红裙妙,歌移翠院讧”则将画面推向了更加细腻的情感层面。红裙妙影在水中轻轻摇曳,仿佛是春天的精灵在水中舞蹈;而翠院中的歌声,则随着微风飘荡,打破了宁静,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这两句通过光影与声音的对比,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美好。

最后,“寻舟人数处,寺口吹回风”描绘了一群寻舟的人在湖边漫步,或许是在寻找一处避风的港湾,或是为了欣赏这湖光山色。而远处寺庙的入口处,微风吹过,带来了新的气息,预示着新的开始或结束。这一句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蕴含了对人生旅程的思考与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湖四月景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56)

黄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湖心亭候月

四窗欣大启,野水旷悠哉。

天上亦多事,几星独蚤来。

烟辉疑远树,花气混香梅。

待得宵深吐,光先掌上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秋夜迟朱章华太史书不至

兀坐秋宵永,怀人何以忘。

寻常如此际,已自报佳章。

落叶霜沾背,啼乌月照肠。

不知前夜信,可得到君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金陵夜梦亡弟汉

道尔投生久,犹堪梦里征。

亡亲俱见否,故国去归曾。

谁指来匡岳,遥寻到秣陵。

谆谆询未答,钟动怨邻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金陵病呈张芷园先生

雪浪走烟滨,魂惊夜渡津。

梦中开口笑,醒觉泪沾巾。

寒雨闻颓瓦,残灯欲化磷。

艰危千里外,良友当兹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