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芍药(其三)

越艳吴姿总一般,娇莺之外孰相干。

虽同交甫江边见,不似刘郎洞里看。

未必解争春帝宠,却应同笑月娥寒。

阿谁能伴诗人醉,不惜红绡与万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双头芍药(其三)》由宋代诗人徐积所作,通过对双头芍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首句“越艳吴姿总一般”,以“越艳”和“吴姿”比喻双头芍药,形象地描绘了其美丽非凡的形态,如同江南女子的柔美与温婉。接着,“娇莺之外孰相干”一句,将双头芍药与娇小的黄莺相比较,强调了其在自然界中的独特地位,仿佛是春日里最动人的音符,引人入胜。

“虽同交甫江边见,不似刘郎洞里看”两句,运用典故,将双头芍药与古代传说中的故事相联系,通过对比,突出了双头芍药在不同环境下的不同魅力。这里,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融合,展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美感。

“未必解争春帝宠,却应同笑月娥寒”则进一步深化了对双头芍药的赞美。诗人认为,双头芍药并不追求权势与宠爱,而是以自己的方式,与月宫的嫦娥一同分享着寒冷的夜晚,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品质。

最后,“阿谁能伴诗人醉,不惜红绡与万端”表达了诗人对双头芍药的喜爱之情。诗人愿意以自己的一切,包括珍贵的红绡,来换取与双头芍药相伴的机会,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和对美好事物的无私奉献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双头芍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到见解,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春草

日暖郊前雪尽时,东风吹起绿初齐。

人来花下禽偷避,客到山前路已迷。

洛邑少年金作弹,杜陵骄马玉为蹄。

歌楼酒市无寻处,踏遍青青日已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题紫极宫

不须骑凤跨鲸鳌,来访蓬宫是我曹。

玉笈著书金简重,碧牌题字紫垣高。

因思大道閒閒意,顿觉浮生事事劳。

一榻清风曾昼卧,略无尘梦及三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移竹和倪敦复

孙公高义薄千金,岂顾池边竹浅深。

此物定非今俗好,与公相伴古人心。

但看岁久孤坚操,不为墙閒尺寸阴。

正是北窗閒卧日,陶家兼有一张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柳上见莺

杨柳枝头见,适从何处来。

青春三月尽,黄艳一花开。

旧燕元相识,新鸦近与陪。

声声吟得好,未必乏诗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