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行第九十

浮云暮南征,我马向北嘶。

荆棘暗长原,子规昼夜啼。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齐]韵

翻译

傍晚时分,浮云往南方飘去,我的马儿向北方嘶鸣。
荆棘丛生的原野上,杜鹃鸟不分日夜地啼叫。

注释

浮云:比喻不可捉摸或变化无常的事物。
暮:傍晚。
南征:向南移动。
我马:指诗人的坐骑。
向北嘶:向着北方发出嘶鸣声。
荆棘:多刺的植物,象征困难或险阻。
暗长原:茂密生长在原野上的荆棘。
子规:杜鹃鸟的别称,叫声凄凉。
昼夜啼:不分白天黑夜地啼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方的旅途中所遭遇的情景。"浮云暮南征,我马向北嘶"表达了一种孤独和凄清的情感,浮动的云彩预示着夜幕即将降临,而诗人的马儿则向北嘶叫,似乎在反映主人公内心的不安与悲凉。"荆棘暗长原"形象地展现了荒凉的自然环境和艰难的旅途,而"子规昼夜啼"则透露出一种哀伤之声,子规(即杜鹃)在白天黑夜不停歇地啼叫,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幅凄美而寂寞的画面。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声音的捕捉,不仅传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感,而且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民生疾苦的时代背景。文天祥作为南宋末年的爱国主义者,作品常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坚定的意志,此诗亦不例外,它在凄凉中透露出一丝沉郁之美,是对艰难时世的一种艺术表达。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北行第九十一

清秋望不极,中原杳茫茫。

游子怅寂寥,下马古战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北行第九十二

浮云连海岱,寒芜际碣石。

落景惜登临,人烟渺萧瑟。

形式: 五言绝句

北行第九十三

平野入青徐,桑柘叶如雨。

信美无与适,沉思情延伫。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语]韵

北行第九十五

游子无根株,世梗悲路涩。

关山雪边看,愁思胡笳夕。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