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梓宫发引三首(其三)十二时

璧门双阙转苍龙。德寿俨祗宫。

轩屏正坐,天子亲拜天公。仪绅笏,罗鹓鹭,粲庭中。

仙家欢不尽,人世寿无穷。

谁知云路,玉京成就,催返璇穹。转手万缘空。

见说烟霄好处,不与下方同。尘合雾迷濛。

笙箫寥寂,楼阁玲珑。中兴大业,巍巍稽古成功。

事去孤鸿。忍听宵柝晨钟。灵舆驾,素帏低,杳庞茸。

浙江潮,万神护,川后滋恭。

因山祗事,崔嵬禹穴,此日重逢。柏城封。

愁长夜、起悲风。歌清庙、千古诵高宗。

形式: 词牌: 十二时慢

翻译

宫殿的双阙像苍龙般旋转,德寿宫庄严肃穆。
天子端坐,亲自礼拜天公。官员手持笏板,排列如雁鹭,庭院中光彩照人。
仙界之乐无尽,人间长寿绵延。
谁料到,他在云端的成就,催促他返回天宫。一切转瞬成空。
听说天上的美景,与凡间截然不同,尘埃弥漫,雾气缭绕。
笙箫声稀疏,楼阁精致。复兴大业,宏伟而遵循古训得以完成。
往事如孤鸿远去,只听见夜晚的更鼓和晨钟。灵车驶过,白幔低垂,消失在远方。
浙江潮涌,众神护佑,河神恭敬。
因祭祀山神,来到大禹遗迹,今日重逢。
满心愁绪,夜风带来悲伤。歌颂清庙,永远传颂高宗的功绩。

注释

璧门:宫殿的双阙。
转:旋转。
德寿:皇帝的寿宫。
俨祗:庄重肃穆。
轩屏:天子的座位。
亲拜:亲自礼拜。
仪绅笏:官员持笏。
罗鹓鹭:排列如雁鹭。
云路:云端。
玉京:天宫。
璇穹:天空。
转手:转眼间。
烟霄:天上的美景。
下方:人间。
笙箫寥寂:音乐稀疏。
楼阁玲珑:楼阁精致。
灵舆:灵车。
杳庞茸:消失在远方。
浙江潮:浙江的潮水。
川后:河神。
崔嵬:高大。
禹穴:大禹遗迹。
柏城:陵墓周围的城垣。
封:祭祀。
愁长夜:愁绪漫长。
悲风:悲伤的风。
歌清庙:歌颂清庙。
高宗:古代的高宗(如宋高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洪迈的《高宗梓宫发引三首(其三)十二时》中的片段,描绘了皇帝梓宫(即皇帝的灵柩)出行时的庄严肃穆场景。诗人以璧门双阙和苍龙为背景,展现出皇家气派。天子亲自拜祭天公,群臣整齐排列,场面盛大。接着,诗中表达了对仙家般长寿和升天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暗示了对尘世的留恋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随后,诗人笔触转向梓宫的离去,象征着一切尘世纷扰都将消散,只有天上的清幽与宁静。梓宫行经之处,笙箫声寂寥,楼阁若隐若现,寓示着中兴大业的开始和对古代贤君的追思。最后,诗人以浙江潮水、万神护送和崇山峻岭的祭祀活动,再次强调了对先帝的敬仰和哀思,以及夜晚的悲凉气氛。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典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对逝者深深的怀念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收录诗词(39)

洪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野处。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学士、资政大夫、端明殿学士,副丞相、封魏郡开国公、光禄大夫。卒年八十,谥“文敏”。配张氏,兵部侍郎张渊道女、继配陈氏,均封和国夫人。南宋著名文学家

  • 字:景卢
  • 号:容斋
  • 籍贯: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
  • 生卒年:1123——1202

相关古诗词

高宗梓宫发引三首(其二)六州

尧传舜,盛事千古难并。

回龙驭,辞凤掖,北内别有蓬瀛。为天子父,册鸿名。

万年千岁福康宁。春秋不说楚冥灵。

莱衣彩戏,汉殿玉卮轻。宸游今不见,烟外落霞明。

前回丁未,雾塞神京。正同符、光武中兴。

擎天独力扶倾。定宗庙,保河山,乾坤整顿庚庚。

功成了,脱屣遗荣。访崆峒、空与丹庭。

笑挹尘寰、不留行。吾皇哀恋,泪血洒神旌。

肠断涛江渡,明日稽山暮云,东望元陵。

形式: 词牌: 六州

高宗梓宫发引三首(其一)导引

寒日短,草露朝晞。仙鹤下,梦云归。

大椿亭畔苍苍柳,怅无由、挽住天衣。

昭阳深,暝鸦飞。愁带箭、恋恩栖。

笳箫三叠奏,都人悲泪袂成帷。

形式: 词牌: 导引

临江仙

绮席流欢欢正洽,高楼佳气重重。

钗头小篆烛花红。直须将喜事,来报主人公。

桂月十分春正半,广寒宫殿葱葱。

姮娥相对曲阑东。云梯知不远,平步蹑东风。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满江红.立夏前一日借坡公韵

雨涩风悭,双溪閟、几曾洋溢。

长长是、非霞散绮,岫云凝碧。

修禊欢游今不讲,流觞故事何从觅。

待它时、水到却寻盟,筹输一。燕舞倦,莺吟毕。

春肯住,才明日。池塘波绿皱,小荷争出。

童子舞雩浑怅望,吾人提笔谁飘逸。

记去年,修竹暮天寒,无踪迹。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