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攽所作,名为《次韵和张宣德合江亭》。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慨与对人事变迁的深思。
首句“此水此山今昔游”,诗人以“今昔”二字,巧妙地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静止对比,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对眼前景致的感慨。接着,“苍烟古木又穷秋”,通过“苍烟”与“古木”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萧瑟的氛围,点明了季节的转换,同时也暗示了岁月的沧桑。
“起随佳士初乘兴,忽话离人始欲愁。”这两句则转向了对人的描写。诗人回忆起与友人一同出游时的兴致勃勃,以及谈及离别时的忧愁情绪,体现了友情的珍贵与人生的无常。其中,“起随佳士”与“忽话离人”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充满了欢愉与期待,后者则充满了哀愁与无奈,展现了人生旅途中的复杂情感。
“南极早知无到雁,北天那可际归舟。”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时间和空间的思考。诗人借用“雁”与“舟”的意象,表达了对远方与未来的向往与无奈。在南半球的极地,大雁无法到达;在北天尽头,归舟难以抵达,象征着人生的局限与不可预知性。
最后,“老身学得灰心也,不是灰心泪已流。”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对年华老去、世事无常的感慨。虽然表面上似乎在说“学得灰心”,但实际上,泪水已经流下,流露出内心的悲凉与无奈。这一句既是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也是对生命短暂、世事多变的深刻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空间、人生与友情的深刻思考,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