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张宣德合江亭

此水此山今昔游,苍烟古木又穷秋。

起随佳士初乘兴,忽话离人始欲愁。

南极早知无到雁,北天那可际归舟。

老身学得灰心也,不是灰心泪已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攽所作,名为《次韵和张宣德合江亭》。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慨与对人事变迁的深思。

首句“此水此山今昔游”,诗人以“今昔”二字,巧妙地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静止对比,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对眼前景致的感慨。接着,“苍烟古木又穷秋”,通过“苍烟”与“古木”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萧瑟的氛围,点明了季节的转换,同时也暗示了岁月的沧桑。

“起随佳士初乘兴,忽话离人始欲愁。”这两句则转向了对人的描写。诗人回忆起与友人一同出游时的兴致勃勃,以及谈及离别时的忧愁情绪,体现了友情的珍贵与人生的无常。其中,“起随佳士”与“忽话离人”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充满了欢愉与期待,后者则充满了哀愁与无奈,展现了人生旅途中的复杂情感。

“南极早知无到雁,北天那可际归舟。”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时间和空间的思考。诗人借用“雁”与“舟”的意象,表达了对远方与未来的向往与无奈。在南半球的极地,大雁无法到达;在北天尽头,归舟难以抵达,象征着人生的局限与不可预知性。

最后,“老身学得灰心也,不是灰心泪已流。”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对年华老去、世事无常的感慨。虽然表面上似乎在说“学得灰心”,但实际上,泪水已经流下,流露出内心的悲凉与无奈。这一句既是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也是对生命短暂、世事多变的深刻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空间、人生与友情的深刻思考,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动人。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秋日寄杨十七

檐日辉辉过午天,榱风槭槭未霜前。

不甘翠叶无时落,已分黄花特地鲜。

富贵应须三寸舌,文章不及一囊钱。

诗翁白发经秋甚,为问穷愁有几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岳云亭(其一)

山外浮云横翠微,海边初日上朝晖。

我无小鲁悠悠志,那欲乘风去去飞。

上客高吟挥玉麈,佳人半醉舞罗衣。

昏鸦独鹤何劳问,合暝投林各有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岳云亭(其二)

槛外连山如合围,尤怜昏旦变清晖。

云行骤雨非无事,鸟伴归鸿即倦飞。

厌见市朝车马迹,喜看岩谷薜萝衣。

尚平毕娶何萧散,千载高风自可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薄后庙

驷家冠虎久腾声,龙跃中都汉道兴。

人事能无输织室,母仪终见葬南陵。

苍苔复阁连荒草,乔木参云挂老藤。

欲学灵均纪天问,古堂丹碧正严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