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九华山

兹山突出何怪奇,上有万状无凡姿。

大者嶙峋若奔兕,小者㠥嵬如婴儿。

玉柱金茎相拄枝,干空踰碧势参差。

虚中始讶巨灵擘,陡处乍惊愚叟移。

萝烟石月相蔽亏,天风袅袅猿咿咿。

龙潭万古喷飞溜,虎穴几人能得窥。

吁予比年爱灵境,到此始觉魂神驰。

如何独得百丈索,直上高峰抛俗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兹山突出何怪奇,描绘了九华山的壮丽景观,这里“兹”字用来指代特定的山峰,而“突出”则形象地表达了山峰的陡峭和独特。"上有万状无凡姿"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山势千变,美不胜收,每一处景致都超越了平常。

大者嶙峋若奔兕,小者㠥嵬如婴儿。这两句以生动的拟人化手法,将大小不同的石峰比喻为奔跑的马和嬉戏的幼儿,展现出山石形态各异、生机勃勃的景象。

玉柱金茎相拄枝,干空踰碧势参差。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山中的树木比作“玉柱”和“金茎”,强调其坚固与珍贵,而“干空踰碧”则形容树木在天空中高耸,姿态各异。

虚中始讶巨灵擘,陡处乍惊愚叟移。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对山中神奇景象的发现与惊讶,以及对于那些不为世人所知的隐秘之地的探索。

萝烟石月相蔽亏,天风袅袅猿咿咿。"萝烟石月"描绘了山中薄雾缭绕与石头清辉交织的美景,而“天风袅袅猿咿咿”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龙潭万古喷飞溜,虎穴几人能得窥。这两句通过对山中水流和洞穴的描写,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探险精神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吁予比年爱灵境,到此始觉魂神驰。这里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对于这类灵山异境的喜爱,而当他真正来到这样的地方时,他才深刻体会到了这种环境对于心灵的洗涤和释放。

如何独得百丈索,直上高峰抛俗羁。这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自身的反问与自我超越的表达。他在寻找那通往山顶的道路,同时也在精神上摆脱世俗的束缚,以达到更高的境界。

收录诗词(6)

林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晚望

清晨孤亭里,极目对前岑。

远与天水合,长霞生夕林。

苍然平楚意,杳霭半秋阴。

落日川上尽,关城云外深。

方予事岩壑,及此欲抽簪。

诗就蓬山道,还兹契宿心。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赠天台王处士

深隐天台不记秋,琴台长别一何愁。

茶烟岩外云初起,新月潭心钓未收。

映宇异花丛发好,穿松孤鹤一声幽。

赤城不掩高宗梦,宁久悬冠枕瀑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身闲不恨辞官早,诗好常甘得句迟。

形式:

菩萨蛮

画堂春昼垂珠箔,卧来揉惹金钗落。

簟滑枕头移,鬓蝉狂欲飞。

笑拖娇眼慢,罗袖笼花面。

重道好郎君,人前莫恼人。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