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契嵩所作的《送卢隐士归庐山》,通过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首句“世事如循环,是非终莫尽”开篇即揭示了世事的复杂与无常,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厌倦。接着,“羡尔归深山,任他讥小隐”表达了诗人对卢隐士归隐山林的羡慕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对世俗社会中隐者生活的一种认同与向往。这里,“小隐”一词并非贬义,而是指在日常生活中追求精神上的超脱与宁静。
“黄鹄举已高,白云去非近”运用了比喻手法,以黄鹄高飞、白云飘远象征隐士追求的精神境界之高远,同时也暗含了对隐士远离尘嚣、自由自在生活的赞美。黄鹄与白云的形象,既美丽又遥远,寓意着隐士生活的理想状态。
“天籁归寂寞,何峰弄清轸”则进一步描绘了隐士生活的环境与心境。天籁,指的是自然界的声音,这里的“天籁归寂寞”形象地表现了隐士生活在自然界的寂静之中,享受着与世隔绝的宁静与和谐。而“何峰弄清轸”则可能是指隐士在某座山峰上弹琴或吟唱,其音乐或歌声清澈悠扬,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卢隐士归隐生活的描绘与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逃避。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氛围,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