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感六首(其一)

吴门叶落季鹰船,朔野霜横白雁天。

三楚楼台馀梦泽,两京形势自甘泉。

采云帐幄泠风满,琼树花枝璧月圆。

本是宣光中兴日,腐儒长夜泣遗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逢的《秋感六首》中的第一首,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首句“吴门叶落季鹰船”以吴门(苏州)的落叶和北地(季鹰归乡)的典故,寓示了诗人漂泊异乡的孤寂与思归之情。次句“朔野霜横白雁天”描绘出北方严寒的景象,白雁南飞,象征着诗人的流离失所。

“三楚楼台馀梦泽,两京形势自甘泉”通过三楚之地(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楼台和昔日长安、洛阳的繁华,对比现实的衰败,表达了对往昔盛世的怀念和对当前局势的忧虑。“采云帐幄泠风满,琼树花枝璧月圆”运用华丽的意象,描绘出梦境般的奢华,与现实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

最后两句“本是宣光中兴日,腐儒长夜泣遗编”,直抒胸臆,诗人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正值国家中兴之际,却只能在长夜里为前朝遗书哭泣,表达了对盛世不再的哀叹和对自己才华无处施展的悲凉。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怀,展现了元末明初动荡时期知识分子的忧国情怀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收录诗词(287)

王逢(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 字:原吉
  • 籍贯:元明间常州府江阴
  • 生卒年:1319—1388

相关古诗词

秋感六首(其二)

纷纷攘攘厌黄巾,妖血徒膏草野尘。

马化一龙犹王晋,楚存三户未亡秦。

飓风天静浮青海,朔漠山高直紫宸。

莫为鬼方劳外伐,檿弧箕服最愁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秋感六首(其三)

豆苗瓜蔓未应稀,菰米莼丝积渐肥。

南极有星天半隐,东维无地海全归。

连城不换相如璧,百结何妨子夏衣。

回首故山荆棘外,几年空翠锁烟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秋感六首(其四)

苕花蘋叶绕林扉,独立苍寒见紫微。

夜久长庚随月上,天清高鸟带霜飞。

东南吴会三江入,百二秦封六国归。

烈士暮年心未已,无言思解白登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秋感六首(其五)

南越东吴带楚皋,频年醉眼送飞毛。

沧洲露白蒹葭满,甲第秋声蟋蟀高。

九日天涯桑落酒,三军城上柘黄袍。

试观汉后诗人作,独觉遗风属阮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