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歌《端阳(其二)》描绘了端午节的风俗景象。首句“几家桃李荐新鲜”写的是端午时节,家家户户门前挂上新鲜的桃李,以示庆祝和祈福。接下来的“艾叶榕枝处处悬”则强调了艾叶和榕枝的悬挂,这是端午节驱邪避疫的传统习俗。
“黄茧裹绵装小虎”一句,黄茧可能指的是粽子的外皮,而“小虎”可能是粽子内包裹的甜馅,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制作粽子的过程。接着,“青蒲粘粽掇鸣蝉”描述了人们采摘青蒲(菖蒲)包粽子,并且在其中加入蝉作为点缀,增添了节日的趣味。
“山翁趁午锄灵叶”写山间老翁利用午时的空闲时间,精心锄草以保护菖蒲,体现了农耕文化与节日习俗的结合。“野客题诗擘綵笺”则描绘了文人墨客在节日氛围中题诗作对,增添了一份雅趣。
最后两句“记得水仙宫畔里,龙船花外放龙船”,诗人回忆起往昔在水仙宫附近观看龙舟竞渡的热闹场景,龙船花盛开,龙舟比赛更是增添了节日的热烈气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和人们的欢乐心情,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