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清代诗人章甫所作,名为《四十书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反思与感慨。
首联“壮时直欲气凌云,十载消磨坠俗氛”描绘了诗人年轻时意气风发,渴望超越世俗,追求高远的理想。然而,“十载消磨坠俗氛”则揭示了随着时间的流逝,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在世俗环境中逐渐失去初心的过程。
颔联“世故中年犹见恶,名山大业尚无闻”进一步阐述了中年阶段的感悟。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诗人认识到人生的艰难与复杂,同时感叹自己在事业与名声上的成就尚未得到应有的认可或实现。
颈联“蝇头不解谋寻尺,驹隙还须惜寸分”运用比喻手法,将个人的努力比作微小的蝇头和短暂的马蹄间隙,强调了时间的宝贵和努力的价值。诗人提醒自己要珍惜每一刻,不放过任何可能实现目标的机会。
尾联“若待桑榆收也晚,几曾霞照烂天文”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与期待。诗人意识到如果等到老年才有所收获,可能为时已晚,因此希望能在年轻时就有所作为,让自己的人生如同绚烂的天文现象一般,留下光彩夺目的痕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时间管理以及个人成长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