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检得亡姊遗诗,悲成此调

偶把遗编读。觉凄清、风生满纸,哀音裂竹。

貌比左芬年更少,况又才逾徐淑。

肯久恋、红尘千斛。

试问埋香何处好,料青山、也有修来福。

泉路下,鬼应哭。朝朝暮暮相追逐。

怎而今、云消雨散,形孤影独。

后会自然来世有,谁道他生未卜。

可邀我、同登仙箓。

昨夜分明惊入梦,羡容颜、依旧温如玉。

便携手,述心曲。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金缕曲》是清代词人谈印梅在整理亡姐遗诗时所作,情感深沉,哀婉动人。

词中以“偶把遗编读”开篇,点明了词人偶然翻阅亡姐遗留下的诗篇,内心涌起的凄凉与哀伤。接下来,“觉凄清、风生满纸,哀音裂竹”,通过描绘阅读时的氛围,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意境,仿佛风声和竹叶的断裂声都充满了哀愁。

“貌比左芬年更少,况又才逾徐淑”两句,运用典故,将亡姐的美貌与才华与古代两位著名的女性——左芬和徐淑相比,表达了对亡姐年轻早逝的惋惜和对她才华的赞叹。

“肯久恋、红尘千斛”一句,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暗示亡姐生前可能也曾被尘世所累,但最终选择了超脱。

“试问埋香何处好,料青山、也有修来福。泉路下,鬼应哭。”词人询问亡姐安息之地是否美好,推测青山间或许有她的福分,同时想象亡姐在泉下也应为人间的哀痛所感。

“朝朝暮暮相追逐。怎而今、云消雨散,形孤影独。”这两句描述了生者与死者之间无法跨越的时空距离,表达了对亡姐的思念之情,以及面对生死别离的无奈与痛苦。

“后会自然来世有,谁道他生未卜。”词人相信在另一个世界,他们会有重逢的机会,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表示了担忧。

“可邀我、同登仙箓。”表达了词人希望与亡姐一同超脱尘世的愿望。

“昨夜分明惊入梦,羡容颜、依旧温如玉。”词人在梦中见到了亡姐,感叹她依然保持着生前的美丽与温柔。

“便携手,述心曲。”最后,词人想象着与亡姐手牵手,在梦中倾诉彼此的心声。

整首词情感真挚,通过对亡姐遗诗的回忆,表达了词人深切的怀念与哀思,同时也寄托了对亡者安息与生者超脱的期望。

收录诗词(115)

谈印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题秋士师寒窗灯影图

自小伤孤露。对茕茕、窗沉黯碧,三雏一母。

儿未成名亲已逝,怅望春晖易暮。

尝不尽、生前劳苦。

更痛松楸犹未植,问麦舟、高谊何人助。

孤子恨,那堪数。春明凄绝招魂路。

记穷嫠、麻衣如雪,同归故土。

甑釜生尘风破壁,弱线支离门户。

谁想到、鸟能返哺。

此日山房灯影在,怅传经、人杳无由睹。

头已白,空孺慕。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念奴娇

封姨何苦,把天边一缕,彩云吹散。

谁道红丝能系住,赢得清愁无限。

偕老难期,定情空赋,眉未齐鸿案。

芳魂归去,满天飞絮撩乱。

遥想青鸟西游,招寻旧侣,人在瑶池畔。

二十三年尘梦醒,又许这回重见。

碧奈花开,黄梁饭熟,暗里星霜换。

神伤荀令,放歌钗为敲断。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买陂塘.题奚虚白上舍榆楼感旧图,图为严茂才修能作

叹人生、梦痕泡影,乔松谁见同寿。

客星忽坠馀杯水,失却词坛高手。名不朽。

料夜夜、珠光剑气腾牛斗。图成感旧。

问榆绿风薰,梅黄水涨,魂得暂归否。

重泉下,徐淑秦嘉并秀。追随无异良友。

鸟原共命花连理,生死总成佳偶。愁尚有。

曾记得、秋风画扇吟红豆。柔肠回九。

便分付云林,生绡写出,此意向谁剖。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金缕曲.代秋士师题榆楼感旧图

为索长安米。竟无端、天南地北,长辞知己。

今日单车迢上返,怕过山阳旧里。

问落落、晨星馀几。

身后琴书谁可托,道挺之、尚有儿能畿。

始而恨,继而喜。天生君等原非易。

竟凭他、死能不朽,生如不系。

一管江花开五色,非杜非韩非李。

惜如此、才埋地底。

屈指生平交最久,剩今吾、雪上头颅矣。

须早把,姓名理。

形式: 词牌: 贺新郎